塘下镇从“票子、面子、里子”
促村干部坐班制落到实处
上班上演“空城计”
村干部被通报批评
本报讯(记者 林翔翔 通讯员 金碧)4月11日上午,塘下镇召开专题会议,约谈批评未落实村干部坐班制的行政村。日前,该镇纪委深入开展正风肃纪巡查行动,深化“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专项整治,此次督查的对象是最贴近群众的村干部。
村干部坐班制是解决村民“最后一公里”问题最便捷、直接、有效的举措,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不严不实”的问题,如坐班不经常,服务不主动,机制不健全等。
从上马村等18个行政村的督查情况看,上马、前桥、前北、新前、官进、官渎、新坊、凰湾、鲍二、鲍三等10个村坐班情况良好。但也有少数村未按规定公示村干部坐班值班表和联系方式,唱起“空城计”,存在无人值班、脱岗离岗或值班期间办私事等现象。
对问题严重的上戴、前进、后朱、鲍一等4个行政村,塘下镇给予通报批评处理,并责令村党支部书记于近期召开村干部会议,认真组织学习市级文件,制定并落实好整改措施,从制度和思想方面,让村干部从“里子”端正工作态度,强化服务意识;对擅自脱岗离岗的14名村干部,给予通报批评,让村干部“面子”挂不住,以此牢记为群众办事的理念。
塘下镇纪委到村督查已不是新鲜事,但是对村干部坐班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尚是首次。接下来,该镇纪委把“严格落实村干部坐班值班管理制度”纳入塘下2016年农村基层作风巡查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辖区行政村中开展“地毯式”督查,“板起脸”执纪。严格将村干部坐班制与工资直接挂钩,村干部一次被查处缺勤按5倍计算,并扣发他们基本报酬,从“票子”上动真格,进一步加强村干部的日常管理,切实转变村干部工作作风,确保“门敞开、人常在、事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