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叠叠的小广告把楼梯扶手都裹起来,洁白的墙壁成了“麻子脸”
停机处罚釜底抽薪 清理合格才能复号
一个多月来,我市已对106个小广告上的电话号码停机处理,并处罚从业者
■首席记者 缪星象
最近,很多市民惊奇地发现,多个社区原本随处可见的小广告不见了,居住环境整洁多了。
对小广告上的电话号码予以停机,倒逼违法张贴小广告的从业者接受处罚——谁张贴谁清理,清理效果通过社区工作人员验收才能复机。今年3月以来,市文明办(创建办)联合街道、社区、市城管执法局、通讯运营商,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整治“城市牛皮癣”,取得较好成效,一个多月来共停机了106个小广告上的电话号码,让相应违法张贴者清洗小广告。
[问题] “牛皮癣”泛滥成灾 居民被逼装门禁
墙壁、楼梯、大门全都是密密麻麻的小广告,上午才清除,下午又被贴上了。这种情况曾经是玉海街道虹南社区不少小区一道令人尴尬的“风景”。
去年12月份,玉海街道办事处组织各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志愿者清理小广告,记者曾到现场体验。在虹南社区欧安大楼4号楼10单元,小广告层层叠叠,把楼梯扶手都裹起来了,原本洁白的墙壁成了“麻子脸”,有的居民家大门口都被贴满了。记者问他们为何不清理,居民们摇摇头说:“没用,铲了贴,贴了铲,我们都麻木了。”
去年我市开展全国文明(卫生)城市创建工作以来,包括安阳、玉海等街道就清理小广告打响了攻坚战,主要“战场”就是老城区、无物业小区、背街小巷等小广告重灾区。以玉海街道南门社区为例,例行每月一次大清理,全体社区工作人员都会和居民志愿者们一起清除小广告,每逢节假日和关键节点也会组织清除,但效果维持不了多久。
“我们干了一个上午,手都铲酸了,当天晚上回来一看,又被贴起来了。”南门社区工作人员金秀丽说,居民们对随意张贴小广告的从业者意见很大,但是很难抓现行,且抓住了也没用。有些居民为了阻止小广告,还自费在一楼安装门禁,但不时也会有人混进来,继续张贴。“老是靠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来清理不是办法,无法根除这顽疾。”金秀丽说。
[办法] 乱张贴停机处罚 谁张贴谁来清理
逃得了人逃不了号。今年3月4日开始,市文明办(创建办)联合街道、社区、市城管执法局、通讯运营商等,对违法张贴小广告的从业者使出“杀手锏”,通过对其停机倒逼其接受处罚——谁张贴谁清理。
据市文明办(创建办)督察组组长张小玲介绍,文明办(创建办)组建了专门的微信小广告治理群,先由市市政园林局、市城管执法局、各物业公司、社区工作人员收集小广告信息并拍照取证,再将照片发送到群里。随后市城管执法局以此作为证据,联系小广告上的电话号码持有者,劝导其接受处罚并主动清理小广告。如果对方没有主动接受处罚,市城管执法局就对其出函,并由文明办(创建办)加盖公章,根据号码归属交由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做停机处理。从业者要想复号,必须接受处罚并清理小广告,清理效果还必须通过社区工作人员的验收。
记者从市文明办(创建办)获悉,3月4日以来,我市共对106个小广告上的电话号码予以停机处理,多数机主在停机后都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接受处罚。虹南社区主任胡建富说,一个多月来该社区共有9名被停机的小广告张贴者前来“报到”,并清理小广告。
“这其实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这几位接受处罚的人是和我们社区工作人员、居民志愿者一起参与清理的。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个人带着妻子过来清理,结果被妻子训了一顿,说贴小广告容易,清理却这么难,以后可不能干这种事儿了。”胡建富说。
[呼吁] 别再靠小广告揽生意 加入公益平台薄利多销
记者了解到,这些到处张贴的小广告,其内容主要是管道疏通、家电维修等业务。而我市早在2012年9月就成立了纯公益性质的81890社会服务中心,囊括管道疏通、家电维修、水电维修等23大类便民服务,加盟该平台也不收取任何费用。这些张贴小广告的从业人员为何不加入81890,而要通过发放小广告招揽生意呢?
小广告张贴者冯先生从事管道疏通。他说,81890服务价格透明,一次服务只收30元钱,赚得太少。然而,据加盟81890的管道疏通工人刘师傅介绍,虽然一次收费较低,但加入这个平台之后,服务规范了,业务也更多,薄利多销的情况下,实际收入其实是增加了。
市81890社会服务中心副主任蒋旭说,张贴小广告,既不利于城市环境卫生也不利于文明城市创建。希望具备资质的从业者放弃小广告,共同加入公益平台,为市民提供合格的服务。这样不但能够提高效益,还能为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城市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