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国到意大利再到波兰,从洗碗工到服装厂老板再到同乡会会长
黄成龙:27年辗转,不变的是对故乡的思念
■记者 张洵煜
初到法国,在餐馆里仅洗碗就洗了一年时间;辗转意大利,办起服装厂;迁至波兰,做酒店生意……这是波兰瑞安同乡会会长黄成龙在国外27年的“流浪”故事。
如今的他定居波兰,时常想念故乡的山水与亲人。在落叶归根的思乡之情中,他回忆起自己早年的出国经历。
常年处于工作的快节奏中,让黄成龙内心有些疲倦。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波兰,一见钟情于这里的“慢生活”。
“这里的工作时间很稳定,人们说话慢条斯理,生活悠闲自然,这是我喜欢的节奏。”黄成龙看准在波兰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便举家迁到波兰,开办了服装批发店和酒店。
与当地华人的生意往来多了,黄成龙很快认识了不少当地华侨。2015年9月19日,他组织200多名瑞安华侨成立波兰瑞安同乡会,并被推选为会长。
除了组织年会、节日聚会等常规活动外,黄成龙做得更多的是搭建同乡会成员之间的桥梁,成员只要遇上困难需要帮助,可以第一时间求助于同乡会,获得经济和精神上的帮助。
今年2月,波兰瑞安同乡会一行人组织走访了高楼黄山村贫困学生和留守老人,送上2万元慰问金和棉被、学习用品、年货等。
“无论走得多远,我们都没有忘记家乡,没有忘记自己是瑞安人。这种情结扎根心底,成为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在国外更坚强、执著,实现心中的梦想。”黄成龙说。
洗碗工办起服装厂
黄成龙是塘下浦桥人,今年50岁。27年前,他在我市开了健身房,也积攒了一些钱。23岁那年,他突然放弃健身房生意,背起行囊,只身来到法国闯荡。
“当时年轻气盛,凭着一股冲动劲儿就出国了。”黄成龙说,当时出国是一件洋气的事,他对国外的世界又充满好奇,迫不及待想走出国门看看。
来到法国,他才发现现实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因为语言不通,加上没有一技之长,他只能从最底层的洗碗工干起。
“每天不停地洗碗,洗到手上起皱脱皮。”早年的辛酸让黄成龙感慨不已。
工作的同时,黄成龙努力学习法语,不到一年便可以基本交流。
黄成龙的心中一直有一个创业梦。在法国的底层默默工作时,他时刻关注着周边的商机。
1990年,黄成龙了解到意大利佛罗伦萨普拉多小镇服装业发达,还有不少华人。他从中“嗅”到商机,决定投身服装业。
他在意大利租下300多平方米的厂房,招聘十几名工人,开始服装代加工,这一干就是8年。
虽说身为老板,但黄成龙和普通工人一样干活。那时,他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一觉醒来,耳边传来的是轰隆隆的机杼声。但内心澎湃的创业激情始终支撑着他前行。
1998年,服装厂越做越大,搬进了面积700多平方米的厂房,工人增到五六十人,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各地,生意好的时候,一天销售额达10来万欧元。
但黄成龙没有安于现状。他发现,服装厂代加工需要大量劳动力,成本高且利润低,必须尽快转型。
他把创新作为工厂转型的“钥匙”,逐渐脱离代加工模式,自创品牌,逐渐开启了新的征程。
组建波兰瑞安同乡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