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2版:玉海楼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寂寺晚钟》辨正

    《寂寺晚钟》辨正

    ■林祝兴

    友人发来游瑞安本寂寺(位于集云山南麓)照片数张,其中一张有寺院外墙上的石刻古诗,是晚清金兆珍(字味斋)所作“集云八景诗”之《寂寺晚钟》:

    僧么钟韵出松寮,日暮樵归景寂寥。

    静听一声清俗虑,归桡忘却路迢迢。

    通读数遍,基本上能领会诗意;但“僧么”二字百思不得其解。莫非文字有误?经核对,文字与《千年古刹本寂寺》(瑞安市玉海文化研究会编印)之“古韵遗篇”收录的该诗一致,也与俞海先生所撰《金兆珍的〈集云八景诗〉》一文收录的该诗相同。继续探究,结果又查到两个“版本”(粗黑字为各“版本”不同之处):

    其一:

    噌吰钟韵出松寮,日暮樵归景寂寥。

    静听一声清俗虑,临桡忘却路迢迢。

    (摘自《走进集云山之:寂寺晚钟》,作者万锡春)

    其二:

    僧么钟韵出松寮,日暮樵归景寂寥。

    静听一声消俗虑,归桡忘却路迢迢。

    (摘自《本寂梵音远 集云景色佳——记千年古刹本寂寺》,作者李秉钧)

    通过对三个“版本”的比较,笔者心中渐渐有了底。《千年古刹本寂寺》提及“集云八景诗”系来自手抄本《集云山志》。手抄本不像印刷体容易辨认,加上可能虫蛀、破损,读者有不同解读亦属正常。针对三个“版本”的不同之处,笔者试做如下分析:

    噌吰, 形容钟声洪亮,宋·苏轼《石钟山记》:“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显而易见,“噌吰钟韵”是正确的。

    “消俗虑”还是“清俗虑”?“俗虑”指世俗的思想情感。“消”有消除、消减之意,“清”有清除、清理之意,二者在此处的字义基本相同;而且在古诗文、古楹联中,“消俗虑”、“清俗虑”均有出现,似乎都是合适的。但观其诗意,作者系因静听钟声而消除或消减了“俗虑”,“俗虑”是被动消除或消减的;而“清除”、“清理”更像是主动行为。因而,“消俗虑”更准确。

    “归桡”还是“临桡”?桡有桨、楫之意,“归桡”即归舟。唐·戴叔伦《戏留顾十一明府》诗:“未可动归桡,前程风浪急。” 可见“归桡”符合诗意,而“临桡”则不知所云。

    综上所述,此诗的准确文字应该是:

    噌吰钟韵出松寮,日暮樵归景寂寥。

    静听一声消俗虑,归桡忘却路迢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百姓事
   第00005版:财富榜
   第00006版:议事厅
   第00007版:阳光卫生
   第00008版:聚焦点
   第00009版:聚焦点
   第00010版:远望角
   第00011版:实验室
   第00012版:玉海楼
   第00013版:广 告
   第00014版:学周刊
   第00015版:学周刊
   第00016版:学周刊
瑞安县主簿第一人:陆游
春风赋
《寂寺晚钟》辨正
瑞安日报 玉海楼 00012 《寂寺晚钟》辨正 2016-4-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