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捧着书还是拿着手机阅读电子书?一年里你在阅读上花了多少钱?你为了什么而阅读?
309份调查问卷一窥瑞安人的阅读习惯
瑞安人肯花钱读书
■记者 黄君君/文 杨微微/制图
明日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日前,温州市图书馆发布了《2015温州全民阅读情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揭晓”了温州居民人均阅读量以及不同年龄、职业人群的阅读特点。《报告》显示,去年温州市居民人均纸质书阅读量6.32册,而瑞安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6.13册,排在温州各县(市、区)第6位。
瑞安人有哪些阅读特点?日前,记者通过“瑞安快报”微信公众号作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共收到309位网友的回复。对这些问卷进行分析发现,选择纸质阅读的人数与选择数字阅读的人数旗鼓相当,超过三分之一的网友在阅读上一年支出超过200元。
传统阅读和数字阅读各占半壁江山
在参与调查的309人中,偏向选择传统(纸质)阅读的有156人,选择数字阅读(电子设备)的有153人,两者相差无几。而在“通过什么途径阅读”的回复中,44%的人选择了购买阅读,38%的人选择手机阅读,14%的人选择向图书馆借阅,选择电脑阅读的人最少,只有4%。
《报告》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温州人喜欢网上下载阅读,其次是实体店购买、图书馆借阅等,跟瑞安人的阅读习惯有些许差别。不过,如果将选择实体店购买和网上购买的人数累加,瑞安人的阅读途径与《报告》的结论基本一致。
据了解,日前公布的第13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连续7年上升,达64%。不过,纸质出版物阅读仍是近六成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
阅读时间不算多,但是肯为阅读花钱
爱读书的瑞安人不少。调查显示,年阅读量超过5本的人占了60%,超过10本的人占了33%,不过,也有23人表示,过去一年没有读过一本书。
在阅读时间上,瑞安人还得多加把劲。调查显示,瑞安人每天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并不多,42%的人阅读时间在半个小时以内,只有18%的人超过1个小时。而《报告》显示,温州居民人均每天花费42分钟进行纸质阅读,但在电子阅读上则会花费45.6分钟,两者耗时几乎“旗鼓相当”。
瑞安人肯为阅读花钱。调查中,37%的人表示,在阅读上支出超过200元,100元到200元的占18%,也有21%的人表示在阅读上没有支出。“我基本都在网上看免费的小说,基本上很少支出。”市民金先生说。《报告》指出,温州居民在阅读上的人均支出为125.62元。
阅读偏好文学艺术类
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在文学艺术类、历史/地理、文化教育、经济、政治/法律、生活保健、工业技术等图书种类中,阅读文学艺术类的人最多,占25%;阅读历史/地理和文化教育类书籍的分别为13%和10%,阅读经济、政治/法律等均不到10%。看来,市民更偏向于阅读文学艺术类的书籍。另外,阅读生活保健类书籍稍微比经济类书籍多一些。
大部分受访的网友认为,阅读是为了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比例占到31%;其次是满足兴趣爱好,占23%;辅助专业学习和掌握一些使用技能的人分别为16%和10%。从中可以看出,更多人并不是抱着功利性的目的去阅读。
市图书馆一年借阅量112万册次
记者从市图书馆了解到,该馆藏书为60万册,每天到馆3000多人次,暑假期间达到5000多人次,去年的借阅量达到了112万册次。
据统计,去年借阅图书量位列前三的读者,读者借阅量均超过500册,前十读者的借阅量均超过400册,最高借阅量为652册,借阅者是一名9岁的学生。在总借阅次数前50的书籍中,《三生三世莲理枝》以167次高居榜首。
[短评]
不管纸质书还是电子书
开卷就有益
■金行哲
到国外海滩景点旅游,常见一些外国人趴在沙滩上,边晒着太阳,边翻着纸质书,悠闲却又专注。而中国人大多边“抱”着手机,边感叹:“何时我们把书给丢了?”
我们真的把书给丢了吗?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触,甚至悲观地认为这是一个民族文明的倒退。笔者却不这么认为。这些年来,确实出现了花在手机上的时间比阅读书本多的现象,但不可否认,很多人并非放弃了阅读的习惯,而只是阅读的媒介从传统的纸质书变成了手机上的电子书,不过是阅读的方式不同而已。这次针对瑞安人读书的调查来看,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纸质书与数字化阅读,两者都有各自优点,不能说放弃了纸质书就是丢失了读书的好习惯。纸质书的优点在于具有质感,一页一页地翻阅,可以随时做笔记,有利于让人静下心来。而电子书适宜工作时间紧凑的年轻人,它的优点在于方便快捷,随时随地可以拿出来阅读,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讯息内容数字化更为形象生动。
不管是从科技进步、环保便捷的角度,还是人的生活习惯来说,今后电子书逐渐代替纸质书是一个趋势,但纸质书也不会就此消亡。因此,我们不需要对身边看纸质书越来越少而过于担忧。无论是“快餐式”的电子书,还是有利于“细嚼慢咽”的纸质书,只要阅读,只要是健康向上的书,开卷就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