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现代产业新引擎,打造服务业强市”系列报道之二
政策护航服务业快速发展
■记者 夏盈瑜 通讯员 张森威
服务业涉及民生福祉,也是国民经济中的重头戏,是一个城市经济、文化和社会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
“十二五”期间,我市产业结构在持续调整中不断优化,服务业增加值2014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5年达到51.6%,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据“半壁江山”。这得益于我市不断出台各类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为服务业圈定新业态,增加新通道,抓住新机遇,从而实现新跨越。
政策利好 凭风借力 服务业渐成经济主导力量
在市发改局服务业办公室,记者看到多个服务业扶持政策文本。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陆续出台一系列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从财税、信贷、土地和价格等方面不断深化、细化和完善,市场效果随之显现。
自2009年起,我市先后出台实施了《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推进我市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促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意见》、《服务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管理办法》等扶持政策,建立了服务业工业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推进服务业发展工作机制》和《服务业统计工作方案》等文件,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扶持资金,专门用于扶持服务业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建设及培育服务业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和新兴行业。此外,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旅游等重点行业还分别制定了专门的引导政策。规划方面,我市先后制订实施了《瑞安市服务业实施规划》(2009-2011)、服务业“十二五”规划以及《瑞安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瑞安市电子商务“十三五”规划》等分行业专项规划,为全市服务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目前,我市正着手制定服务业“十三五”规划。
以今年为例,我市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减免涉及小微企业的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进一步清理乱收费现象,切实减轻小微企业负担。相关人士介绍,无论简政放权还是扶持就业,相关政策都体现了我市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服务业发展、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调控新思路。
在政策的扶持下,服务业增长态势快速健康。
数字为证。我市2014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35.26亿元,是2010年的1.6倍,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9.5%,较2010年提高4.37个百分点。在产值规模上,我市服务业规模位居温州各县(市、区)的第二位,仅小于鹿城区。以人均来比较,2014年我市人均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73万元,居除温州市区以外其他市县的首位。
2015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1.6%,一跃成为拉动瑞安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从“二三一”到“三二一”地转变,由“十一五”期末的3.3:51.5:45.2调整为“十二五”的2.7:45.7:51.6。瑞安经济由工业主导的格局转向以工业和服务业并驾齐驱的格局,与世界先进经济体的转型升级轨迹完全一致。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