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8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虞海河:是商人,更是慈善家
虞海河

    虞海河:是商人,更是慈善家

    ■特约记者 林瑞蓉

    “幸福一家”大概是虞海河身上最显眼的标签。2007年,他正式挂出“幸福一家”牌子,收养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截至目前,已经有19个孩子从“幸福一家”走出。

    但是虞海河前期的创业历程似乎鲜有人提及。他是怎么一步步创业的,“幸福一家”的想法从何而来,每年开支如何承担?日前,记者走近虞海河,感受他的商业头脑和慈善情怀。

    21岁创业,一度被债务压得喘不过气

    虞海河生于1972年,儿时贫困的生活让他至今难以忘怀。

    为了帮助母亲扛起家庭的重担,虞海河辍学做了两年半的木工学徒,随后单干了几年。当时,一个技术好的木工一天能赚十几元钱,属于高收入。但虞海河急于摆脱生活的困境,决定放弃这份“高薪”,自己创业。

    他看准了汽摩配市场。可办工厂需要庞大的资金。虞海河东拼西凑,借了3000元,才办起汽摩配作坊。

    可是高额利息犹如一块巨石,压得他一度透不过气。虞海河拼命地干活,既当老板又当工人,从零起点出发,跌跌撞撞地探索,度过了最艰苦的创业时光。

    诚信至上,刚下手术台又上冲床台

    诚信一直是经商者的第一准则。即使在最苦、最累的时候,虞海河也没有动过歪脑筋。

    有一次,为了赶一笔订单,他两夜没有合眼。在第二夜的下半夜,他忍不住打瞌睡,竟将手指伸进轰轰作响的冲床里,顿时血肉模糊。

    来到医院后,医生简单包扎、止血,让他第二天再来。第二天,虞海河赶去医院做了手术。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他的手指留下后遗症,到现在还是麻的,不太能使上劲儿。

    刚下手术台,虞海河又马不停蹄地回去继续赶工。他说:“赶不出这一批订单,首先工厂会承受经济损失,其次会失去信誉,或许对方以后就不会把订单交给我们。”

    诚信经营再加上努力打拼,虞海河的事业稳步发展,终于在第三年偿还了债务,还买了一辆本田摩托车。

    “那个时候瑞安街头的摩托车不多,开出去很拉风的。”虞海河笑着说。

    当上酉阳商会会长,“不务正业”做慈善

    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后,虞海河慢慢地把目光放在慈善事业。他说:“我从小就知道贫穷的滋味,现在自己有了一定的能力,希望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弱势群体。”

    2007年,虞海河在家里办起“幸福一家”,把贫困家庭的孩子接来,供他们吃住、上学。算下来,一年平均花销需要20多万元。

    2009年,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政府到温州招商引资。彼时,虞海河有意到外地发展,便去酉阳开发房地产项目。次年,他发动当地的浙江商人成立酉阳浙江商会,被推选为商会会长,致力于为当地政府和在酉浙商搭建沟通桥梁。

    虞海河介绍,初到酉阳就被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所吸引,同时两组数据深深地刺痛他的心:全县有6万多户贫困户,有1527名孤儿渴求帮扶。

    在经商之余,虞海河常常驱车奔波于各个乡镇,寻找、看望那些需要帮助的贫困儿童。龚滩、两罾、后坪……多年来,虞海河的足迹遍布酉阳38个乡镇,慈善捐款150多万元。

    在酉阳浙江商会授牌仪式上,虞海河语惊四座:拿出150万元开展慈善活动。为了帮助更多的孩子,他还发动酉阳浙江商会会员帮扶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孩子。

    公司员工觉得老板“不务正业”,但虞海河说,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做一些贡献,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给他人一些帮助,心里十分充实、快乐。

    虞海河的爱心感染了儿子。今年17岁的小虞入伍后,拿到几百元补助金,将一半金额捐给红十字会,还表示以后会坚持下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聚焦点
   第00005版:聚焦点
   第00006版:公 告
   第00007版:今日塘下
   第00008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第00009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第00010版:今日塘下·塘河风
   第00011版:广 告
   第00013版:世界读书日特别报道
   第00014版:世界读书日特别报道
   第00015版:世界读书日特别报道
   第00016版:随手拍
虞海河:是商人,更是慈善家
戴昌朝:甘为两岸交流做贡献
瑞安日报 今日塘下·新塘下 00008 虞海河:是商人,更是慈善家 2016-4-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