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不能乱
■潘孝青
2月份全市召开作风建设大会,正式启动作风建设暨深化“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专项整治活动以来,市作风整治办迅速行动,发放相关文件,指导督促各地各部门认真扎实开展前期各项工作和大起底行动,要求深入查摆本单位事关全局、事关民生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和领导班子及党员干部“四个方面”问题(详见本报4月14日第11版相关报道)。
作风建设归根到底是个人的思想问题,如果党员干部的价值导向出现“犹豫不决”的状态,就会出现“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的现象。那么,就需要正确的梳理,长期的监督,深化整治,渐而成章。
有的干部满足于当“撞钟和尚”,所谓得过且过,尸位素餐,群众意见很大;还有的干部在考验面前“按部就班”,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捉襟见肘,让老百姓打心眼里瞧不上。
诚如市委书记李无文所说的,“作风就是战斗力,效能就是生产力。如果作风乱了、队伍散了,还谈什么发展?”
所以,必须切实校正个人思想问题,端正价值观的罗盘,切实做到心中有党,对党绝对忠诚,才能执着于事业。心中有民,真情服务群众,才能专注于民生。心中有责,勇于责任担当,才能舍去“不为”。心中有戒,做到清正廉洁,才能不求私权不谋私利。
“深化”二字,既体现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也彰显了市委市政府抓好作风建设的决心。截至目前,市作风整治办已梳理出单位重点问题107个,领导班子问题384个,党员干部个人问题20818个,共制定出整改措施23421条。
这提醒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作风建设具有长期性、艰巨性,不断深化作风建设,才能解决党员干部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问题,作风建设是一场攻坚战,更是持久战和拉锯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