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改用,让小城美好生长
——瑞安借“三改一拆”补城市建设短板
(上接第1版)
拆改用结合,赢得发展新空间
东新产城融合示范带、滨海产城融合示范区、高速市区出口综合提升示范带、104国道汽车文化走廊……通过不断深化“三改一拆”行动,一个个承载着瑞安未来的大项目、大平台有了落脚点。
安阳C区老工业点,位于瑞安城市中心区安阳中心城区,是安阳中心城区内历史最悠久的旧厂区之一,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扩张,工业区逐渐被居住区、商业服务业等业态包围。不仅企业的发展受到了规划功能的制约,企业产生的噪声、废气、废水对周围群众生活造成极大影响。
2015年5月,该区全部完成拆迁。拆出来的安阳C区老工业点,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233亩的总规划面积,引来了众多投资者的青睐。眼下,一个投资近60亿元,集生产、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项目正在该地块上加速建设。“今后我们家就住在商业CBD旁边!”居民陈湘美再谈起曾令她各种不悦的安阳C区老工业点,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结合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采取“退二进三”“退二优二”等方式,一批电商园、文创园、小微园等众创微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利用旧厂区改造建设的瑞安金融创新产业园,成为温州首家民营金融产业园;浙报电商园,利用40多亩旧厂区改造成的创E工厂,企业入驻率约80%;一度盘踞着大量违建的汀田大典下老工业点,正在开发建设创新型产业园……
在外的瑞安商人们也闻“机”而来。
在安阳街道办事处主任蔡永杰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位于红星村的理享文化创意园,用集装箱搭建、通体红色的展示中心现代感十足。如果不是被告知,你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个破烂不堪的铁皮交易市场。
“我们一直想在老家寻觅一块交通便捷、区位优越的地块开办文化创意园。铁皮市场位置非常好,面积大小也正合适。”瑞安市理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张羽告诉记者,公司计划投资1亿元,在此打造一个集展览、文化、商务、休闲于一体的文创园。
以人为本,搭建民生福祉新平台
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低效用地再开发,搭建民生福祉新平台,是怎么绕都绕不开的主题。
为了加快这一进程,瑞安创新供地方式:除重大基础设施及经营性项目采用将拆后土地征为国有外,对公益性民生项目采取国有划拨或者直接以集体土地使用方式供地给村集体,用作建设菜市场、幼儿园、村民中心、健身场所、养老设施等。“这既解决了民生问题,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同时提高了村集体自行拆违的积极性,减少政府行政成本。”黄洪勉说。
如今,一大批教育、文体、生命健康等民生项目,正陆续在拆腾出的土地上与市民见面。
锦湖街道的牛伏岭公园,如今已成为周边居民茶余饭后最爱前往的休闲场所。但在过去,这里还只是一个聚集着81家机械、机电企业,令路人掩鼻的地方。塘下镇陈岙村,在政府指导下,由村经济合作社统一组织实施危旧团块综合开发,不仅使全村村民免费住上依山傍水的别墅小院,还成为了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典型。
瑞安仙降街道四甲村的马路菜场被拆除后,该村建立起一个集星级农贸市场、村民中心和村民临时安置解困房于一体的“村级综合体”。“之所以这样选择,一方面是满足周边村民对正规菜市场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也能解决村里没有村民中心、部分村民住房难的实际问题。”仙降街道党工委书记金华明介绍。摊主王湖绿过去在马路市场经营肉摊已有10来个年头,对于新市场,她心里十分满意,“现在风吹不着、雨淋不着,门口还有保安,比过去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心怀群众,才能得到群众最大的支持。在瑞安推进“拆改用”的进程中,群众的支持功不可没。日前,在瑞安汀田街道香桥村,数台挖掘机同时挥舞着长臂,一会儿的工夫,13座、总计1.5万平方米的违建、老旧厂房已全部拆除。“听说这里将来要给村里的孩子建幼儿园、游泳馆等项目,大家都很支持。”汀田街道城建办主任陈立猛坦言,拆迁中遇到的许多难题,都是在村民的帮助、理解下解决的。“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很难想象工程开工会拖到什么时候。”陈立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