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在现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校讯通”成新型诈骗工具
家长们收到后要小心

    “校讯通”成新型诈骗工具

    家长们收到后要小心

    本报讯(记者 孙文静)“***家长您好,现在将您小孩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发到你手上,请及时打开激活。”昨日,市民吴女士和一些家长朋友相继收到落款为“校讯通”发来的短信,内容是让家长及时查看孩子的学习情况。

    “要换平时,我肯定二话不说立刻点击激活,可这次稍微留了个心眼。”吴女士说,因为以往校讯通发来的号码都是非常规数字,可这次的号码是个“17780220587”的私人手机号,心生疑虑的她立刻将此短信截图发至班级群,及时向老师求证。没想到,很多家长也收到了类似短信。老师在群里澄清,校讯通并未发过此条短信。

    其实,吴女士收到的这个校讯通短信并非个例,据记者随机调查,最期,以学校“校讯通”名义发来的各种诈骗信息集中出现,很多市民收到过这样的信息,有人被骗了,有人警惕删除,也有人半信半疑。“校讯通”俨然已成电信诈骗重灾区。

    “校讯通短信里明明写着自己孩子的名字,骗子是怎么知道这些信息的?是谁把信息给泄露出去了?”很多家长提出这样的疑问。

    据我市警方介绍,骗子获取学生信息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种是骗子冒充教育培训机构在学校门口设摊,利用学生填写表格送礼品的方式,套取信息;另一种通过网络或直接通过教育培训机构等购买学生、家长信息。

    近几年,电信诈骗的手段不断翻新,以各种虚假事实吸引消费者上当,从最初的中奖陷阱、网购退货、买车退税到现在的“校讯通”等,上当者不乏其人。而且,电信诈骗的技术含量也在不断提升,升级后的电信诈骗,社会危害和侦办难度也在增大。

    那么如何防范这种技术升级后的电信诈骗呢?我市警方提示,不明情况下不点击、不扫码。很多木马病毒会做成链接与二维码的形式,吸引受害人去点击和扫码。

    万一点击了不明链接怎么办?安阳派出所民警表示,市民应马上给手机绑定的银行卡和第三方支付客服打电话,冻结账户,并且查询交易明细,如果发生盗刷要马上联系银行,尽力追回;同时,一定要“刷机”,即把手机送到售后清理病毒,才能继续使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聚焦点
   第00004版:在现场
   第00005版:聚焦点
   第00006版:广告
   第00007版:今日莘塍
   第00008版:今日上望
   第00009版:财富榜
   第00010版:百姓事
   第00011版:聚焦点
   第00012版:远望角
   第00013版:广告
   第00014版:家周刊
   第00015版:家周刊
   第00016版:家周刊
十八家开发路路口流动摊位“回潮”
“校讯通”成新型诈骗工具
家长们收到后要小心
醉驾上高速遇交警设卡
强行调头撞护栏落法网
工地板材接连失窃 警方智捕“情侣小偷”
瑞安日报 在现场 00004 “校讯通”成新型诈骗工具
家长们收到后要小心
2016-5-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