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4月我市规上工业总产值254.9亿元,同比增长8.4%
经济结构和企业盈利能力同步提升
■记者 宋环环
1至4月份,我市规上工业总产值254.9亿元,同比增长8.4%,高出温州市1.6个百分点。规上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62.6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汽摩配7.6%,机械电子12.0%,高分子4.4%。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同比下降2.5%,中型和小型企业同比分别增长10.3%和11.0%,中小型企业产值增幅远高于大型企业。我市工业增速的特点背后,是经济结构和企业盈利能力的同步提升。这是记者昨从相关部门获悉的。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出台系列振兴实体经济扶持政策,开展各项帮扶行动。随着一揽子政策的逐渐落地,企业强实业的信心与决心在增强,转型升级的动力与活力在迸发,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我市三大主导产业分化明显。一季度我市三大主导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2.36亿元,增速低于规上工业增速0.77个百分点,其中汽摩配和机械电子分别实现25.86亿元和48.47亿元。而高分子产业受相关企业产值下降以及工业品价格低迷双重影响,产值增速下降0.48%。4月份三大主导产业工业总产值实绩增长11.85%,其中汽摩配和机械电子分别增长7.18%和10.84%,高分子产业于4月份有所回升,增长15.9%。
工业企业利润是工业经济中一大亮点。规上企业利润总体水平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一季度实现利润总额6.82亿元,其中制造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62亿元。全市亏损企业174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0家,亏损下降36%。
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我市规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为16.7亿元,增长8.34% ,高出工业增加值增速1.3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增长25.83%,增速高出产值增速18.28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为24.15%,比去年同期提高3.51个百分点。
我市相关部门人员表示,下步,我市将进一步通过“减存量、停增量”的方法积极化解产能过剩问题,着力培育工业经济新增长点;积极实施“时尚化”战略,推动传统轻工产业向时尚产业转型,打造一批有时尚影响力的本土品牌;加快实施领军企业、高成长型企业培育计划,争取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实体经济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