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7版:今日曹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曹村镇村级党支部30余年坚持每月开“学习会”
践行“两学一做” 建设“富美曹村”

    曹村镇村级党支部30余年坚持每月开“学习会”

    践行“两学一做”  建设“富美曹村”

    ■记者 苏盈盈 通讯员 苏青青/文 通讯员 沈超凡/图

    5月22日(农历四月十六),曹村镇18个村支部开展了以“护航G20平安大巡防”为主题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会,会上,党员们还学习了党章党规。

    今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我市于4月底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部署会。

    5月3日,曹村镇召开“两学一做”专题党课暨学习教育部署大会,该镇各级党组织随即掀起了学习热潮。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其实这些年来,该镇的党员一直在践行“学”和“做”:30多年来,每月农历十六,各村党支部召集党员学习、议事,并把服务群众、服务民生作为行事准则。

    农历十六党员会议,

    许南村首创

    每月农历十六开党员大会,这样的场景在我市村级党支部很常见。农历十六开党员会议起于何时?为何选择农历十六?若问及这些问题,估计绝大多数人会摇头。今年70岁的许南村老党员黄光成给出了答案。

    曹村镇党委副书记何志友介绍,黄光成老人是许南村的老支书,从1979年开始,在村里当了18年的党支部书记,而农历十六开党员大会就是他首创的。

    “当年马屿区公所领导很肯定这一做法,发了简报,并在其他村里推广,最后全市农村党支部也都沿袭了每月十六开党员会议的做法。”黄老介绍,当时许南村党支部只有8个党员,1982年,他决定定期开党员大会,开展党日活动,一方面通过学习教育加强党性修养,另一方面每个党员需在大会上做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形成自我加压态势,以便更充分了解、参与村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为何选在农历十六晚上?黄光成老人笑了笑,道:“因为月圆。”

    定下这个日子,黄老也花了心思。由于党员白天要务农,只能晚上开会,而当时农村没有路灯,黑灯瞎火的不方便走夜路,所以选择了农历十六月圆之夜。

    “党员之‘员’与‘圆’同音,也图个吉利。”黄老说,每次开完大会,党员还可以借着月光走村入户。

    据村里的老党员介绍,当时他们人手一本小册子,相当于会议签到本,开一次会盖一个章,一年下来,是否缺席一目了然。

    “制度管人,让人心服口服。”黄老说,他们制定了严格的会议考勤制度,每缺一次扣10分,并以此分数作为评先评优的依据。

    “学”要重实效,

    30多年来坚持“每月一会”

    如今的许南村党支部是否仍在延续黄老支书的做法?

    许南村党支部书记虞瑞川说,黄老支书首创的党员会议,一定会一届一届传承下去。

    据许南村驻村干部黄弯弯介绍,如今,该村共有48位党员,每月都能坚持召开党员会议,并有严格的考勤制度,除了在外地无法参加的,其余党员必须到会,会议实行签到制,如果因身体不适等原因不能到会,需向村支书请假。

    虞瑞川介绍,党员会议主要是学习党章党规知识,分享时事新闻,传达村情村务。

    1个多小时的会议,每月一次,看似不起眼,可在虞瑞川看来颇有成效。他说:“我们支部班子一条心,这与坚持开会学习、时常交流分不开。”

    考虑到有15位党员常年在外工作或经商,不便参加每月一次的党员大会,虞瑞川开设了“在外党员微信群”,方便学习、传达消息。

    “这是今天党员会议学习的资料,大家抽空阅读一下。”

    “仔细学习过了。”

    “虞书记,辛苦了!”……

    这是虞瑞川手机上的“在外党员微信群”里的一段对话。记者简单翻阅该微信群对话框,发现他经常会在群里分享关于党性的资料或时事新闻。

    “平时看到这方面的新闻,就转发到群里,和大家一起分享、学习,很方便。”虞瑞川说,“如今通讯设备不断更新,我们也要与时俱进,利用微信等新媒体为在外党员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

    农历十六的党员会议为许南村首创,而如今已在曹村镇的各个村级党组织开展了30余年。

    “30多年来每月坚持召开,实属难得。”何志友表示,每次开会学习都是一次党性教育,如今一些党员党性意识淡薄,通过不断学习,可以增强意识,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此外,通过开党员会议,还可以让更多党员了解村里事务,更好地参与农村建设,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做”要接地气,

    以为民谋福利为宗旨

    5月19日,曹村镇启动“护航G20平安大巡防”活动,在当天还成立了平安巡防志愿者队,21支队伍共639名志愿者,这其中就有不少是来自曹村各企事业单位和村居的党员。他们身穿红马甲,在曹村的大街小巷里穿梭,排查安全隐患,为群众撑起一把“平安伞”。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在曹村镇,就有不少党员干部时刻心系百姓,积极投身民生工程建设。

    1月8日,曹村镇天井垟综合整治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主要涉及曹村河、曹村港新河,共分为3个标段,途经曹村14个行政村,治理河道总长度7.1公里,总投资约2233万元。

    “沿线村干部、群众都很配合,工程进展顺利。”曹村镇农办负责人点赞沿线各村的配合程度。

    天井垟综合治理工程中涉及的曹村河、曹村港新河都流经宋岙村,开挖田地约21亩,面广量多,但该村及时完成了丈量工作。“天井垟综合治理是惠及百姓民生的大事、好事,我们当然得积极配合。”党支部书记龚得岳说,绝大部分村民对该工程都很期盼,偶有村民不理解,阻止挖掘机进场,党员干部主动请缨上门做思想工作。

    除了党员干部,即便作为普通党员,也要时刻牢记党的信念,争取成为一名合格党员。在天井垟综合整治工程中,上都村每天都有二三十人为登记、丈量而忙碌,这其中,除了村“两委”成员,还有不少是村里的无职党员,正是他们的积极参与,才让工程的政策处理工作快速推进。

    “党员每月都开会议,对村里的事务很了解,但凡有打扫卫生之类的活动,我们村无职党员的参与度也很高。”上都村党支部书记连正淡说。

    曹村镇党委书记王心海表示,“两学一做”基础在学,要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层次性和时效性,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位党员,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两学一做”关键在做,曹村的党员干部要学以致用,把学习教育活动与“富美曹村”建设结合起来,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

    [记者手记]

    为“一月一会”点赞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点在“关键少数”表率作用的发挥,难点在农村学习教育怎么开展。因此,农村“两学一做”能否取得实效,必须在“求真求实”上下功夫,要学得有实效,要做得接地气。

    许南村作为“农历十六党员会议”的创始村,坚持30多年,值得点赞,更值得推广。虞瑞川说:“我们支部班子一条心,这与坚持开会学习、时常交流的作用分不开。”每月1个多小时的党员会议,不是一种形式,而是开出了意义,这便是“学”之实效。

    “一月一会”让党员干部齐心协力,让支部提高凝聚力,也让无职党员时刻牢记党员身份,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争做一名合格党员。

    做合格党员、优秀党员,不能只是笼统要求,必须要接地气。对于农村无职党员来说,干好干坏要有个说头。因此,要结合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引导农村党员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优势特长,自行选岗定岗,公开向群众作出承诺。年终评议党员时,无职党员也要向村民代表和党员公开履诺情况,大家给予客观公正评价,让群众看到“不一样”的党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聚焦点
   第00004版:百姓事
   第00005版:随手拍
   第00006版:广告
   第00007版:今日曹村
   第00008版:今日安阳
   第00009版:云江潮
   第00010版:老干部
   第00011版:聚焦点
   第00012版:广 告
   第00013版:金周刊
   第00014版:金周刊
   第00015版:金周刊
   第00016版:广 告
践行“两学一做” 建设“富美曹村”
瑞安日报 今日曹村 00007 践行“两学一做” 建设“富美曹村” 2016-5-3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