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比亮点、学先进、树标杆”活动走进瑞安,并在瑞召开汇报点评会,徐立毅要求
比拼实绩抓落实 主动作为促发展
本报讯(温州日报记者 吴勇 王丹容 郑序 林明 瑞安日报记者 林长凯)6月3日上午,由温州市启动的年度“大考”——“ 比亮点、学先进、树标杆”现场观摩活动走进瑞安。温州市四套班子领导徐立毅、张耕、葛益平、余梅生等,同80多名观摩活动成员一起,认真察看了我市“互联网+”商贸集聚提升项目、中心城区“三旧”改造项目、东新产城融合示范带项目等工程现场,并开诚布公点评,肯定亮点,直陈不足,明确下步要求,为瑞安发展鼓劲鞭策。
当天上午,观摩团一行沿着飞云江自西向东,经过高楼、平阳坑、马屿,进入江南新区、安阳街道、莘塍街道,进入项目工地现场,边看边点评。雨后的瑞城,充满生机。“互联网+”商贸集聚提升项目位于江南物流园区内,分为现代物流集散区、时尚商贸集聚区和高端金融商务区三大区块,年度计划投资10亿元,目前已经完成投资4亿元。瑞安中心城区“三旧”改造示范项目现已完成投资48.2亿元,签订旧村改造拆迁协议539户,拆除旧房、旧厂房分别达5.7万平方米和14.1万平方米,土地出让322.5亩。作为瑞安城市未来自南向北“产城联接走廊”的东新产城融合示范带项目,目前已经完成投资5000万元,开工建设凤锦路、文华路、振兴路道路工程等。
一路走来,大家看到的是,“互联网+”项目,产城融合促产业集聚,商贸平台得到提升的时尚之城;大家看到的是,旧村、旧厂房、旧住宅改造齐头并进,城乡统筹迈出大步伐的美好之城。大家感受到的是,提速提效、大干快上的项目建设热潮,转型发展得到大提升的魅力之城。
下午,“比亮点、学先进、树标杆”汇报点评会在瑞召开。“这是一次比拼阶段性实绩的‘擂台赛’,是一次相互学习交流的‘实践课’,是一次对标杆、找差距、抓落实的‘推进会’。一路走来,我们看到了各地满腔热情抓发展、热火朝天干事业的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温州市委书记徐立毅说,通过这次“比学树”活动,各地进一步找准了方向、明晰了定位、理清了思路,同时也看到了差距、感受了压力,更加坚定了信心、强化了定力,活动取得了预期效果。
徐立毅强调,要比质量,以城中村改造为重点打造“三改一拆”升级版,以“两路两侧”整治为重点打造“四边三化”升级版,以防“治污水”反弹为重点打造“五水共治”升级版,以招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打造“浙商回归”升级版,全面提升城市建设品质以及产业平台和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公共产品有效供给质量。要比速度,谋深项目前期,掐准关键节点,明确责任落实,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要比规模,既比单体项目体量,更比谋划工作的手笔和气场,集中精力招引和推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要比效益,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我市市委书记李无文在活动中表态,接下来,瑞安市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按照温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狠抓城市更新、产业转型、平台建设,全力以赴补短板,克难攻坚抓落实,确保工作出新出彩出亮点,勇做温州的顶梁柱、争当全省排头兵。
我市领导陈胜峰、叶世林、白一帆等陪同考察。
明方向 拉标杆 鼓干劲
——温州市领导点评瑞安亮点项目
“互联网+”商贸集聚提升项目
■点评领导:温州市副市长苗伟伦
“互联网+”商贸集聚提升项目实现了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人工智能的融合,招商引资力度较大,基础配套设施较为完善。瑞安要做大,立足本土优势产业,引进标杆企业;要做强,推动“促网升级”以及商贸、物流一体化建设;要做优,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大进大出、优进优出的好局面。
城中村改造
(中心城区“三旧”改造和东新产城融合示范带项目)
■点评领导:温州市副市长王祖焕
这些项目推进成果令人欣喜。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党政认识到位,使城中村改造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基层干部的自觉行动;拆改观念转变,连片整体推进成为城中村改造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拆改速度快、气势好,较短时间内完成任务;建设重复合、重特色,每个项目都是当地最具影响力、带动力、辐射力和景观特色的示范项目。
下一步要做到高水平谋划,既要优化空间结构布局,又要注重区域功能修补;既要实现区块改造,又要注重生态环境改善;既要加快推新,又要注重瓯越文化特点。要做到高效率拆迁,拆改结合、乘胜追击、一气呵成。要做到高品质建设,全方位拉升标杆,重视项目层次性,抓好建筑空间控制、城市天际线研究工作。要做到高标准招商,对有影响力、带动性的大项目舍得让利,提倡做地、招商同步推进,进一步完善招商政策,扩大招商范围,全力招好商、招高商、招大商。
6月3日,温州“比学树” 观摩团成员在我市领导陪同下观摩现场。记者 庄颖昶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