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包干、动员社会力量、由点及面扩开……
莘塍村居整治环境卫生各出实招
■记者 金汝/文 通讯员 林明铎/图
环境综合整治正成为莘塍街道的重头戏之一。
今年5月27日,该街道召开城市形象提升动员大会,在全街道范围内开展村(居)环境卫生竞赛活动,将28个村和7个居民区分成4组,开展每月一暗访、每季一考评,考评结果在《瑞安日报》“今日莘塍”版面、街道门户网站上公布和通报。对于排名靠前的村居,莘塍街道给予一定奖励;对于各组中连续两个季度考评排名末位的村居,在全街道范围内给予通报。
强硬的态度促使各村(居)拿出实招,把环境卫生抓到底。近段时间,各个村居各显神通,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打造亮点,通过快速应对、创新载体、全民参与等方式,将环境综合整治向纵深推进。
村干部当起环保“值日生”
“以前村庄环境经常靠突击整治,现在村干部带头参加环境整治,无论是村道、还是房前屋后,环境清爽多了。”南垟村村民张老伯说。
今年莘塍街道开展城市形象提升会议后,南垟村实行卫生分片包干制度:全村分成4片切块包干保洁区域,将村“两委”成员分成4组,派驻到各自“责任区”当“值日生”,并经常组织巡查、清扫,消除卫生死角和“脏乱差”现象,确保环境卫生总体干净、整洁。
村党支部书记吴万春和另两名村干部包干了南垟新村、菜市场等区域。6月4日以来,他们几乎每天带着保洁员,到南垟新村开展整治环境,全面清扫垃圾点、卫生死角、绿化草丛、沿河小公园等。
一开始由于基础弱,“脏乱差”的地方比较多,大家的工作量比较大,依然咬牙坚持下来。这几天,吴万春到市委党校参加培训,无法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就自掏腰包请来环卫工人临时“值班”。他说:“村干部不带头,怎么带动村民参与环境卫生整治!”
南垟新村建成有30年左右的时间,有11幢楼房,紧邻万松东路东延伸线和温瑞塘河。以前由于部分住户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环境卫生整治压力很大。
村党支部副书记丁晓云指着一幢楼房墙角说:“以前这里有一个铁质的棚屋,锈迹斑斑,里面堆满了垃圾,夏天的时候臭烘烘的,蚊子成群,清理了好几遍,但是效果不明显。这次我们下定决心,一定要整治这个卫生死角。”
在村干部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挽起袖子,拿起铁锹、扫帚,一起清运垃圾,清除违章搭建的棚架。
昨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南垟新村时,看到临河小公园绿树茵茵,楼与楼之间的空地上干净整洁。
村干部的努力以及村庄环境的改变,村民看在眼里。村民张老伯说,看到村干部亲自扫马路、清垃圾,我们也应当一起做这些事,毕竟环境好了,住着才舒服。
据悉,下一步南垟村准备将青年路、新兴路作为村级环境综合整治示范路。
社会力量成了好帮手
充分发动广大党员、村民代表、企业工作人员、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在村居内全面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正成为莘塍街道不少村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6月5日上午9时许,仙甲季村村干部、老协成员和萤火虫慈善义工服务队队员一起,手拿铁铲、铁刷、毛巾、小喷壶等工具,不放过任何一处小广告。
经过一天时间的清理,仙甲季路两侧的小广告基本不见了踪影,看上去十分清爽。
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环境综合治理,是仙甲季村的一个妙招。村党支部书记季保国介绍,志愿者与村级组织共同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既充分宣扬了志愿者的服务精神,也能让环境卫生治理的力量更加充足。
萤火虫慈善义工服务队队长兰晓林表示,下一步将经常性与村级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为莘塍街道“创卫”、营造美好生活环境贡献力量。
与仙甲季村邀请萤火虫慈善义工服务队不同的是,里岸居民区的志愿者来自辖区居民。今年5月份,该居民区发布卫生监督员召集令,不少居民报名参加,最终胡文柱和吴华国成功当选。
做卫生监督员,没有工资、补贴,还得每天在居民区里巡视4趟,风吹日晒雨淋,看上去又苦又累,但胡文柱和吴华国干得很投入。
前不久,他们在巡查时发现温瑞塘河里岸段杂草丛生,影响河道美观,遂向居民区党支部书记胡文星和驻格干部巢华峰报告。昨日上午,胡文星和巢华峰发动居民区“两委”、党员、联防队队员等,乘坐小船清理河岸杂草。
胡文柱说,作为卫生监督员,就要把居民区当成自己的家,不放过每个角落。
咬定重要“死角”不放松
改变“脏乱差”状况,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是莘塍街道广大群众的热切期待。目前,许多村居采取由点及面的方式,优先对主要道路和关键部位的“脏乱差”现象“亮剑”,重点解决乱贴乱画、乱扯乱挂、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泼乱倒行为,并以小街小巷为辐射范围,向全村(居)范围铺开整治面。
昨日上午,记者走在周田村旧村改造施工现场附近的一条巷子里,昔日堆积成小山的垃圾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净的路面和停放整齐的车辆。
该村村委会委员蔡高金说,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村里没少花工夫,集中人员清运、清扫,用时三四天时间才最终清理完毕。
“光说不做等于空对空,做出成效才是实打实。”蔡高金说,街道制定了严格的制度,绝对不能让这个卫生“死角”拉低分数。
民莘西路与104国道交叉口是当地人俗称的仙桥路口,商铺林立,人、车交织。但是垃圾随意丢弃、商户搭建违章棚架、流动摊贩摆摊、小广告众多等乱象一度让董二村村干部十分头疼。
“仙桥路口是莘塍的门面之一,环境卫生好不好,路人全都看在眼里。”村党支部书记陈金清说。
5月24日以来,该村马上组织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加入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队伍,动员群众积极参与,重点是清运积存垃圾,清理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搭乱建。如今,仙桥路口的面貌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
陈金清说,下一步力争交警、城建监察中队配合,增设摄像头,整治车辆停放秩序和流动摊贩,让仙桥路口成为莘塍街道的门面。
200多个垃圾桶免费送村民
走在七坦村,村口的小公园正在建设中,主要道路路面干净整洁。但是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一个个垃圾桶整齐划一地摆放在村民家门口。
村委会主任叶其福介绍,受传统生活习惯影响,以前村里乱堆乱放现象十分普遍,基本每家每户门前屋后都会堆放点杂物,垃圾乱倾倒现象也时有发生。
为了改变环境“脏乱差”的面貌,该村想出了为村民发放垃圾桶的点子。
“我们买了200多个垃圾桶,免费发放给全村400多户村民。每天早上村里雇的环卫工人会清运垃圾,清扫路面。”叶其福说,保持环境卫生,最好的方法是提高村民的意识,不随手乱扔、乱倒垃圾,共同维护环境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