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公安局治安大队暗访旅馆、快递网点、加油站
开箱现“刀具”收件员报警
3分钟内6位民警赶到
■首席记者 缪星象 文/图
旅馆、快递、加油站等特种行业是治安工作的重点工作对象。今年以来,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对全市相关行业进行常态化、不定时例行暗访,规范行业操作要求,挤压犯罪分子违法活动的空间,收效明显。昨日,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多位民警组成暗访组,再次开展常态化暗访调查,本报记者随同暗访。
[暗访对象:旅馆行业]
“人证一致”严格查验,一家旅馆流程有瑕疵
按照相关要求,旅馆行业在旅客登记入住时,要求做到“一查四问一告知”。
一查:逐一认真查验入住旅客的身份证件是否有效,人证是否一致。
四问:一问是否本人入住;二问入住人员数量;三问是否有同住人员;四问遇证件上的照片与本人不像时,问明入住人员的姓名、住址和身份证号码。
一告知:告知入住人员有访客须到前台登记。
9时20分许,暗访组来到万松东路118号嘉豪宾馆。暗访组成员拿着他人身份证件表示要入住。前台服务员仔细查看了身份证后发现人、证不一致,明确拒绝了暗访人员的入住要求。
9时40分许,暗访组来到万松东路66号万松宾馆。前台服务员拿过身份证后一开始并未仔细核对,直接就登记、发房卡。在暗访人员交上押金准备拿房卡时,前台服务员似乎想起了什么,又拿起身份证核对,这时才发现人、证不一致。服务员立即收回房卡,拒绝暗访人员的入住要求。
“你们的工作流程存在瑕疵,应该先查验入住者的身份证件,而不是到最后才发现这个问题。”暗访人员亮明身份后,对万松宾馆员工进行教育,宾馆员工立即表示要吸取教训。
10时许,暗访组又来到位于瑞湖路281号的锦湖宾馆。暗访人员仍持他人身份证要求入住,前台服务员查验身份证后明确拒绝。暗访人员换了一个说法:“这是我朋友的身份证,他很快就来了,就几分钟的事儿,帮个忙吧。”这位服务员很坚持原则:“我可以帮你朋友先预约一下,但还是要等他来了以后自己拿着身份证登记才能住,实在不好意思。”
[暗访对象:快递行业]
发现违禁品均拒绝寄送,但仅一家快递当场报警
按照相关要求,快递行业寄递收件员在网点收件时操作流程包括以下3点:
1.收件员要求寄件人出示本人身份证,并认真核对;
2.身份确认后,将寄件物品在验视区内开包检查,查验是否有违禁品如管制刀具、爆竹、液体等,如有发现应立即报警;
3.应使用“寄递哥”“巴枪”等快递应用软件将身份证信息、物品进行扫描拍照并上传。
上午10时40分许,暗访组对我市3家快递网点进行暗访。事前,暗访组经合法手续将一把经过处理的管制刀具和书籍打包封好,使用暗访人员本人身份证件佯装寄件,以了解快递网点实名登记、开包查验和快递应用软件使用情况。
在安阳阳光小区24栋2号圆通速递网点内,收件员先查看暗访人员的身份证件,确定属于本人之后开始开包查验,当发现那把管制刀具后立即拒绝寄送,但并没有按照相关要求立即拨打110报警。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申通快递安阳分公司网点。申通快递收件员在核对身份证件、开包验视之后,也明确表示无法寄送违禁物品,但并没有当场报警。对此暗访组在亮明身份后对这两家网点的负责人进行教育。
“你这个不能寄!我们要报警!”上午11时20分许,当暗访组采用同样的办法到位于富民南路的德邦物流莘塍分部暗访时,德邦物流工作人员开包验视后立即拨打110报警,并将暗访人员身份证件收起来,同时阻止“可疑人员”离开。
不到3分钟,6位民警赶到现场,控制了“可疑人员”。暗访组随即亮明身份,那位报警的德邦物流工作人员才松了口气。
[暗访对象:加油站]
发现人、证不一致,均拒绝加注散装汽油
按照相关要求,加油站加注散装汽油的基本流程包括以下内容:
一、收银台
1.查验购买散装汽油人的身份证件,人证一致、证件有效的才能予以受理。
2.将有效身份证件信息录入散装汽油购销实名登记系统,同时录入购油用途、金额、加油人的手机号码,然后打印小票给加油人。
二、加油员
1.查验小票及加油容器(是否符合规定的铁桶),不符合的容器不予加油,不得为无牌无证的车辆加油;
2.在规定的加油机及监控下按小票上的金额予以加油,并收回小票。
当天上午,暗访组暗访了两家加油站,了解其是否严格执行加注散装汽油的基本流程,重点查验身份证和监控视频记录时间。
在位于万松东路的中国石化瑞安新区站,暗访人员拎着铁质油桶、拿着他人身份证来到收银台,工作人员仔细查看身份证后拒绝为其加注散装汽油。暗访人员亮明身份后,检查了该加油站的监控视频记录,记录时间符合规定要求。
11时40分许,暗访人员又来到位于莘阳大道的中国石化加油站,工作人员同样仔细检查并发现人、证不一致,拒绝为暗访人员加油。
明察暗访常态化,规范行业操作要求
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王永忠介绍,8月11日的明察暗访行动,只是治安大队平时常态化工作的一部分,但也是治安大队重点工作之一。今年以来,市公安局治安大队针对特种行业、重点单位、涉危物品,联合相关单位组织了多批次、不定时、不定点、不打招呼的明察暗访,也查处、整改了一批隐患和问题。
“经过今年以来多批次明察暗访之后,现在已经大有改观。”王永忠说,从8月11日当天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单位都做得比较规范,个别单位在流程上存在瑕疵,需要继续改进。
王永忠介绍,接下来公安部门依然力度不减,继续保持常态化暗访,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单位,要求立即整改或限期整改,并进行不定时回访,目的就是规范行业操作要求,挤压犯罪分子违法活动的空间,同时也是为了提醒广大市民和各行业从业人员要规范操作,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