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7月,我市小微企业新增2117家,创业呈现“井喷”局面
商事制度改革“组合拳”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记者 金邦寅 通讯员 赵荷
近日,瑞安市天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杨云云从“一照一码”窗口接过印有18位国家标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这是今年以来我市通过“一照一码”登记,新增的第2148家小微企业,较上年同期增长15.18%,其中信息经济、健康、时尚、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重点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不断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简化办事程序,降低准入门槛,为实体企业登记持续松绑,同时推行“僵尸主体”强制退出机制,优化经济结构,挤掉无效市场主体水分,激发了新兴产业创业活力。
“一照一码”为创业创新者“松绑”
“截至今年7月底,我市小微企业新增2117家,同比增长了15.18%。”市市监局行政审批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今年7月底,我市小微企业新增2117家,其中信息经济、健康、时尚、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重点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上半年新增1005家,占比五成以上;完全通过网上企业设立登记申报“特色小镇”项目企业70家;“科技型”小微企业新增认定38家。而出现这种创业“井喷”的局面,主要得益于我市的好政策、好举措。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市已有13064家企业完成了“一照一码”换证,占全市在册企业总量的45.83%。
自去年以来,我市企业办证一举实现了“三级跳”,从原来的“多部门分别办理”到“多证联办”,到“五证合一”,再到如今的“一照一码”,成功实现了税务、工商、质监、人社、统计部门监管信息互联共享,大幅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效能。同时,我市还实行了注册资本金改为认缴制、“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等多项降低准入门槛的措施。
“原先5个部门分别办理证照,所需审批总时限1个月左右,‘一照一码’将之压缩到7个工作日以内。”该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各部门联动,对工作流程进行整合和创新,采取线上、线下,窗口、远程多种途径办理,实现了“一表申请、一窗受理、同步审批、多证合一、统一发证”。
“以前窗口多证联办只针对新设企业,如申请企业变更登记事项,还是需要自己逐个部门的窗口跑,现在只要一个窗口,提交一份材料就搞定了。”瑞安市剑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项秀兰笑着说,自己刚领取了增资后的营业执照,快捷方便,十分满意。
市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办相关负责人认为,“一照一码”大大降低投资创业成本,极大地简化了市场准入手续,缩短了企业办证周期,既节约了时间又节约了成本,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了草根阶层创业热情。此外,最新统一形成的一码是社会信用代码,对企业形成有效的信用约束,大大提高失信成本,降低违约概率,有利于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为我市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夯实基础。
清退“僵尸主体”为创业创新“腾笼换鸟”
前段时间,市监陶山所工作人员和所在地的协管员、“村官”一起走街串户,实地核查该辖区内一批大门紧闭的企业、个体户。很快,这批被称为“僵尸主体”的企业和个体户被注销营业执照。
所谓“僵尸主体”,是指长期停(歇)业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既没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也未产生利润和税收。今年以来,市市监局创新推出了“僵尸主体”强制退出机制,对未开业或无债权债务的企业,实行低效无效市场主体的清理退出工作。目前,该局在陶山、高楼、仙降3个基层所试点推行该项工作。我市首批414户“僵尸主体”已完成注销程序。第二批1555户“僵尸主体”(个体)已进入依职权注销流程,另有147户“僵尸主体”(企业)进入立案调查程序,计划全年强制退出至少1万户市场主体。
另外该局今年还向未开业或无债权债务的企业全面推广简易注销制度。“原先,企业注销需要到多部门分别办理,单工商窗口就需经清算组备案、报纸公示、正式注销3个程序,历时起码一个半月有余,材料繁琐,致使很多企业主不愿前来办理注销手续。”市市监局行政审批科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简易注销适用成立不足3年、注册资本500万元以内且无违法记录的企业,此制度一经推出,原本因注销程序复杂旷日持久而搁置的“僵尸主体”纷纷主动前来申请,至7月底,我市共有388户企业申请采用简易注销方式注销企业,为存续小微企业腾出更多生存空间和发展资源。
“这些‘僵尸主体’挤占社会资源、造成数据失真、增加行政成本和不利于政府决策、市场秩序维护。”市市监局相关负责人说,清理退出“僵尸主体”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挤掉无效市场主体水分,限制低端产业发展。
企业工商注册口
前移让创业更便捷
“现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公司登记了,比以前方便多了!”日前,瑞安市福天母婴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先生从市监南滨所顺利拿到了由该基层所直接发放的首张公司制企业营业执照。
实际上,早在今年3月,市市监局进一步下放登记事权,选择了塘下、南滨、高楼三个所(分局)开展“同城通办”试点工作,推进工商登记注册便利化,打造市民家门口的“审批点”。目前,由3个试点承办的企业新设申请件已近300件。
今后,对注册资本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下瑞安级内资企业及分支机构工商名称的预先核准、新设立、变更、注销、备案登记,“一照一码”换发等企业登记注册业务,都可以在市市监局下属的15个基层站所办理。
这也是我市不断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一个生动实践。今年7月底,市市监局还携手建行瑞安支行推广“工商注册通”服务新模式,加强政银合作,整合服务渠道,依托建行遍布全市城区的17个网点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由银行网点代办企业执照,实现注册口前移。
“这是我市探索工商注册服务的一种新模式。我局负责对银行网点员工进行工商注册业务知识培训和指导;建行各网点为新设小微企业免费提供工商注册登记咨询、申报、领照和银行开户等一站式综合代办服务。”市市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