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语音控制、手机/平板操作行车记录仪是一些展会上最常见的。可以说,移动终端操作的产品是香饽饽,只要一个app就可以直接录制和观看,社交媒体一键互联分享,在体验上比传统行车记录仪好太多。
众所周知,行车记录仪最开始都是很单一功能,就是摄录影像,差异就在造型和视频清晰度上有所不同。而一些公司不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记录仪,而是集成了导航、多媒体娱乐、测速、胎压监测、OBD检测、倒车/变道辅助、疲劳驾驶监测等,总之一切能想到车主关心的配置都集成到一起。当然,集成多功能是市场需求,但是可别忘了自己的本份才行。
掌握要领,挑个合适的行车记录仪
行车记录仪可以算是汽车的“黑匣子”,将它安装在车辆前挡风玻璃上,透过高清镜头摄影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当意外发生时,立刻提出证据,保障驾驶人权利。
过去在不少物流公司或营运车辆上有装备,近年来迅速推广到私家车上,成为关注度极高的车用产品。那么,如何挑选一台合适的行车记录仪呢?
行车记录仪的种类
目前,行车记录仪大概可以分为三种,即集成后视镜行车记录仪、照相机型行车记录仪、隐藏式行车记录仪。最先出现的是照相机型,但目前较多车主选择的还是集成后视镜行车记录仪,这三种类型各有优缺点。
集成后视镜的优点是造型好看、隐蔽性好、功能多,缺点是安装布线繁琐;照相机型行车记录仪的优点是安装方便、即插即用,缺点是线缆影响驾驶;隐藏式行车记录仪具有占用空间小、美观、隐藏的优点,但安装相对繁琐。因此,在挑选行车记录仪时一定要掌握要领,才能满足自己车子的实际需要。
挑选时需要考虑这些
1、清晰度是首要考虑因素
不论产品宣传中有什么样的诱人功能,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清晰度上的表现,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画面中车辆的车牌号肯定是必须要拍摄清楚的,所以购买时要看清摄像头的像素以及视频分辨率。
关于摄像头,目前市场中产品跨度很大,低至100万像素,高至突破千万的像素都有,从实际效果来看,无需刻意追求极高的像素和分辨率,通常情况下高于200万像素的记录仪,基本可以满足清晰拍摄车牌号的要求的。
2、夜晚表现很重要
除了清晰度,在光线不佳的夜晚录像画面的清晰度也非常重要,这也是很多人在购买时容易忽略的一点。有些产品白天拍摄效果不错,但是晚上的画面很粗糙。
要想避免此类问题,建议购买前在网上寻找一些有意向产品的视频资料,不少产品广告或视频网站中都有使用者上传的视频,看看效果是否令人满意。
3、广角不一定越大越好
为了减少盲区,很多记录仪的摄像头会采用广角设计。通常情况下广角会在120度左右。当然一些产品的广角会超过150度,甚至接近200度。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广角并非越大越好,根据自己需求购买即可。广角虽然可以减小盲区,但是广角越大画面变形越严重,画面中距离、角度会出现扭曲偏差,因此过大的广角对于视频效果会有一定的影响,选择时候需要慎重考虑。
通过车主的实际感受来看,如果车头较短,选择大一些的广角可以减小两侧的盲区。如果车头较长,正常视角就完全可以记录下车前和斜前方的情况,因此就不用追求很大的广角了。通常的家用车,120度左右的广角就完全够用了
不同价位不同体验
国内的汽车后市场非常庞大,质量也参差不齐。单拿行车记录仪来说,不同厂商的技术工艺、配置应用等水平差异很大,产品虽然看似都差不多,其实效果却不尽相同,所以消费者在选购时候一定要多体验、多对比。
299元以下的:鱼龙混杂
这类产品大多数都是一些作坊货,在做工和线路设计上都很差,同时参数上虚标,视频录制断断续续,让人很容易就中了诱惑,所以选购时千万别贪图便宜。
300-800元之间:主力产品
这个价位区间的产品在做工、功能、效果上都更好,参数上也不会虚标,同时也有一些比较好的品牌,可谓货真价实,能够满足普通消费者的需求。不过有些行车记录仪的界面菜单不人性化,同时操作不方便,消费者在选购时候最好能体验对比一下。
800-2000元之间:顶配
这个价位算是目前行车记录仪的顶配版本了,在规格和配置上杠杠的,拥有双镜头、夜视功能灯,对于追求品质的买家来说是首选。
智能化、集成化是未来趋势
(本版文字 潘敏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