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1版:要闻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
让案件回归审理者裁判

    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

    让案件回归审理者裁判

    本报讯(首席记者 严小章 通讯员 程叶静)日前,市法院刑事审判庭召开专业法官会议,对宝源化工股东涉嫌犯污染环境罪等疑难复杂案件展开讨论,刑庭庭长即员额法官金秀哲对污染环境罪的裁判标准提出建议。“刑事专业法官会议已召开3次,主要是员额法官对案件进行评析、讨论疑难案件、统一裁判标准。”金秀哲说。

    2014年7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市法院为全国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法院。2015年7月23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再次确定市法院为全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法院。近年来,市法院扎实开展改革试点工作。而员额法官制度是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长期以来,法官审理案件独立性不是很强,经办法官亲历案件审理,却不能最终签发裁判文书,而庭长、院长没有亲历案件,却要对案件审核把关,对案件的实体裁判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存在“审的人不判、判的人不审”现象。

    如何解决这种“裁判者”不具“亲历性”的弊端,成为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的重点。2015年,在全省试点法院首批员额法官遴选工作启动后,市法院遴选了64名员额法官,其中35周岁以下占16%,杜绝了论资排辈现象。同时,市法院将原先在综合部门和执行部门工作的员额法官,统一调整至审判业务庭。今年3月,还选任了首批法官助理17人,统一分配至一线,协助员额法官办理案件。

    “通过推行员额法官制度,让案件回归到审理者裁判。”市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说,改革后,市法院全面下放办案权限,着力减少对员额法官、合议庭办案的行政干预,保障其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相比以前,员额法官拥有六方面权力:排除非法干预权、独立行使审理权、独立行使裁判权、裁判文书签发权、团队组织协调权和团队奖惩建议权。

    权力和责任是互相对应和统一的,改革应当处理好放权审判与监督指导的关系,坚持“两条腿”走路。为此,市法院构建标准明确的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逐步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制定出台的《案件分配规则》、《合议庭运行规定》、《院庭长审判管理职责规定》、《员额法官权力清单》等,明确了“权力边界”和“责任清单”,而《案件差错和违法审判责任追究的若干规定》、《案件廉政回访制度规定》等,则成为每位法官头上看不见的“紧箍”。

    一份份“权力责任清单”为司法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提供明确依据,何为可为、何为不可为,都有理可循、有据可依。“通过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倒逼’法官提升自身素质,建立专业化、职业化的司法队伍。”市法院相关负责人说。据悉,市法院还确定刑庭、民一庭等13个庭内专业法官会议名单,组成庭内、条线、跨条线三类专业法官会议,以庭内专业法官会议为基础构建议事体系。

    “我们法院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开展近2年来,初步构建起科学的审判权运行机制,取得良好的成效。”市法院相关负责人说,改革后,市法院审判效率得以大幅提高。2015年至今,市法院共收各类案件45297件,结案42134件,结案率同比上升0.61%。此外,市法院法官人均结案数达到396件,同比提高53.02%,是全省平均数的1.48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广 告
   第00004版:人物志
   第00005版:在现场
   第00006版:今日安阳
   第00007版:今日莘塍
   第00008版:百姓事
   第00009版:最新闻
   第00010版:老干部
   第00011版:财富榜
   第00012版:实验室
   第00013版:公 告
   第00014版:广 告
   第00015版:家周刊
   第00016版:家周刊
拉标杆补短板 抓当前谋长远
加快推进瑞安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让案件回归审理者裁判
“云瑞澜安”大型雕塑亮相外滩
瑞安日报 要闻 00001 让案件回归审理者裁判 2016-9-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