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人物志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润美的艺术追求
诚心正意丹青路 山光水色送清风
黄润美作品《湖光山色图》
黄润美作品《梅石竹雀图》
黄润美新作《飞云江图》

    黄润美的艺术追求

    诚心正意丹青路  山光水色送清风

    ■首席记者 缪星象/文 记者 孙凛/图

    黄润美的画室布置简单,墙边架上,画稿众多。在诸多奇山秀水之间,一幅七言绝句被认真装裱,挂在墙上,上书:“笔做锄头砚做田,近山远水写江天。花前月下兰梅画,换得人间清白钱。”这是他写的诗句,取唐伯虎《桃花庵歌》之意,但他自比不如唐寅超脱,以此诗明志,只求认真作画,踏实做人。

    8月25日上午,在时代大厦6楼那间安静的画室里,记者见到了黄润美,这位70岁的瑞安山水画家给人的印象和他的作品一样,亲切淳朴,敦厚暖人。他不善交际,讷于言辞,至今不会讲普通话;作为一位知名人士,吃穿用度都很平常,很少接触网络,也不玩微信、微博;但只要铺开宣纸、提起画笔,他便目光如炬,山光水色了然于胸,数十米的巨幅长卷一人为之。丹青之路,他已走了六十多年。

    山穷水尽疑无路

    忽有所得喜若狂

    黄润美是汀田人,祖父是绅士,喜欢结交名士,父亲也精通文艺。在长辈的熏陶下,黄润美7岁开始学画,初习芥子园画谱;12岁起临摹名家山水,尤其喜欢石涛、八大山人、黄宾虹的作品,经常得到来访客人的夸奖。初中毕业后,黄润美一心专注于艺术创作。1973年,黄润美进了瑞安瓯塑厂作美术设计工作,并曾在温州工艺美术研究所进修。

    改革开放之初,下海经商成为一股潮流。当时很多同学曾经劝黄润美一起下海,但他不为所动,在他的心中,钻研艺术比追求金钱、名誉更为重要。60余年的艺术人生,让他对这条道路有了自己的理解。

    “画国画需要漫长的积累,‘力透纸背,得心应手’,说来容易,做起来极难。”黄润美说,学国画要学文化、精笔墨、寻出路。书画同源,不学传统文化,技巧再高也是满纸匠气;精笔墨,就是画功要扎实,要充分学习传统绘画的技巧,临摹各家所长。即使学有所成也不能荒废了功夫,要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风格。

    黄润美说,画了半个多世纪,自己仍在“精笔墨”和“寻出路”之间摸索,丹青之路无坦途,贵在坚持不懈。“有时,我很长时间原地打转,不是在重复前人,就是在重复自己,心里很沮丧。但坚持下来,有时会突然获得灵感,顿时又感觉天地辽阔,非常兴奋。”

    游山五岳取精神  实事求是成画风

    西方传统绘画讲究纤毫毕现,中国画则更重笔墨神韵,山水画亦如此,但黄润美认为,画山水一样要实事求是。多年来,黄润美遍访名山,黄山、庐山、嵩山、雁荡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山川不同,神采各异,只有实地感受,才能画下山的神韵。黄润美说:“游山五岳,要体会山之精神,笔下景虽难以一一对应,但应该让人一见就能感受到这就是所到之山。如果不实地观察,庐山和黄山一个样,漓江和瓯江差不多,那不是千篇一律了吗?”

    4年前,温州文艺界多位艺术家有意共画一幅《瓯江八百里全图》,以一米作十里,共长80米,画出瓯江沿岸美景,可惜未能玉成。2013年,黄润美听闻此事,心有遗憾,试着独立完成类似作品,没想到一画就画了半年,成为了一幅60米长卷。但是这幅画里没有瓯江上游尤其是丽水部分的内容。有人问黄润美,为什么不画?黄润美说,丽水他没怎么去过,对那里山水的特色并不清楚,不能乱画。这幅60米长卷后来取名《东瓯揽胜图》,见证了黄润美实事求是的创作风格。

    2013年11月20日,黄润美在中国美院美术馆举行山水画展,《新富春山居图》、《东瓯揽胜图》和《长江万里图》等巨幅长卷均获得中国美术界专家的高度认可,他也成为了我市首位在中国美院举办大型个人画展的山水画家。

    心无杂念唯风景   以画成名才是真

    生活中的黄润美对于日常琐事并不敏感,他用的还是家人淘汰的一部苹果四代手机,除了接打电话,别的都不会玩。出门上街,他时常不辨方向,经常和他一起采风的市文联工作人员说:“跟黄先生出去采风,一定要跟紧他,不然他很容易走丢。”

    可是对于自然事物,黄润美的观察却非常细致,四季交替、花草山石都是他眼中的风景。“初春平淡带着生机,盛春热烈有朝气,秋天到了,一山一树都有不同的变化,细细品味,其乐无穷。”黄润美说,这既是他观察自然陶冶性情的方法,也是他走进艺术殿堂的秘诀。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肖锋曾评价,“黄润美先生的画,从一角就能窥见整幅画作的雄伟气势。能自己摸索创作,达到这样的境界,真心是不容易。”

    如今,古稀之年的黄润美仍然保持每天练笔画七到八个小时,此外就是读书、写字、散步采风。他既不带班授课、也很少交际,虽然已经成为一名知名艺术家,但仍以心无杂念为创作根本。

    “有杂念心就散了,画得浮躁。历史上的画家,大多都是清苦的。”黄润美说,画家如果想着钱,难免会自抬身价,忽视笔下功夫,吃亏的还是买画的人,“应该以画成名,不能以名成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广 告
   第00004版:人物志
   第00005版:在现场
   第00006版:今日安阳
   第00007版:今日莘塍
   第00008版:百姓事
   第00009版:最新闻
   第00010版:老干部
   第00011版:财富榜
   第00012版:实验室
   第00013版:公 告
   第00014版:广 告
   第00015版:家周刊
   第00016版:家周刊
诚心正意丹青路 山光水色送清风
瑞安日报 人物志 00004 诚心正意丹青路 山光水色送清风 2016-9-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