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消防 学习逃生
莘塍街道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基地试运营
■记者 金汝
日前,莘塍街道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基地试运行。该基地位于莘塍街道文化礼堂三楼,面积200多平方米,由消防基础知识学习区、火场报警逃生体验区、消防知识回顾提升区三大区块15个部分组成。该基地的投入使用将极大程度带动莘塍街道消防教育、宣传的整体水平。
日前,记者到莘塍街道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基地先睹为快。
功能齐全 设备众多
一走进培训基地,一幅幅火灾典型案例的图片出现在眼前,右手边是消防装备器材展示区,逃生绳、灭火毯、过滤式自助呼吸器、手动报警按钮等一应俱全。
培训基地内整齐划一、种类齐全的灭火器材也是亮点之一。模拟灭火体验区摆放着不同种类的灭火器,分别对应屏幕上的“火灾”种类。街道消防站工作人员陈咸良告诉记者:“灭火前要区别起火物质,固体、液体、气体等不同物质起火需要使用不同种类的灭火器。”
模拟灭火体验区旁边是喷淋体验区,将喷头外部的温度设定在80摄氏度以上,喷头瞬时喷出大量清水。
记者在莘塍街道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基地内走了一圈,看到除了各类消防知识展板,还有消防服、救火逃生器材、火灾自助报警系统等,以及紧急逃生、模拟灭火等科目可以体验,各类消防科普硬件齐全。
街道消防站站长林剑荣介绍,该培训基地建设用时1年多,充分利用声、光、烟、热、影等技术,逼真地再现事故场景,并通过打绳结、119报警、模拟灭火、烟热逃生通道、逃生器材演练等体验式活动,以寓教于乐、直观生动的形式和视觉、听觉感官刺激,多层次、全方位传授防火、灭火、逃生自救技能。
目前,该培训基地处于试运营状态,已经提前接受部分幼儿园师生、机关工作人员的“检验”,等到正式开放后,学校师生,出租房房东,企业主及管理人员、员工,村居干部等可以提前预约,零距离接触消防、感受消防、体验消防。
莘塍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诸葛启初表示,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基地设施设备齐全,填补了莘塍街道消防安全宣传的一项空白,今后将极大程度上带动莘塍街道消防教育、宣传的整体水平,提高群众的消防素养,掌握基本的火灾逃生知识。
“体验式”学习寓教于乐
记者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上阵感受虚拟灭火体验、消防通道逃生、平台逃生等多种生活中随时可能用上的消防自救知识。
逃生器材演练区提供3种逃生方式:缓降器、软梯、逃生绳。记者走上高约3米的平台,首先将缓降器逃生带系在胸口,扣上活扣,双手紧紧握住绳子,然后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缓缓地从平台降落到地面,十分平稳。
不过用软梯和逃生绳就没那么顺利了。记者的身体悬在空中,远离墙体,无法准确找到着力点,费了好大的劲才降落到地面。
陈咸良说,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软梯、逃生绳沿着墙面逃生会比较省力,但前提是心里不能慌张。
进入模拟消防通道,里面弥漫着阵阵烟雾,光线十分昏暗。据悉,模拟消防通道模拟火灾现场的烟雾、温度场景,让体验者更切实地感受现实中火灾的情景。
记者看到,距离地面约1米高的墙面上安装了不少开关盒子。陈咸良介绍,这是红外线感应仪器,提醒体验者逃生时要弯下腰,否则红外线感应仪器会发出警报。
记者弯下腰,捂住口鼻,迅速通过模拟消防通道,看到前面出现一部“电梯”。按下按钮,听到“电梯”发出“错误”的指示。陈咸良说:“火场内不能使用电梯,刚刚这个做法是错误的。”
模拟消防通道的出口还摆放着一部电子屏幕,里面记录了记者在“逃生”过程中的所有举动,可以回看“逃生”过程中的不正确动作,有针对性地改进逃生技能。
在体验馆内放着一部电话,供体验者模拟拨打“119”报警。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许多报警电话中,第一句话并不是报地址,而是一连串的问题或与火情无关的回答,比如“请问是消防队吗?”“我家里发生火灾了,你们快来”等。在火灾中,情况紧急,这样的对话非常耽误时间,市民在报警时抓住火情要点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