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福利院又一孤儿被美国夫妇收养
漂洋过海来爱你
小柠静昨办理护照,即将去新家
■记者 欧苗苗/文 孙凛/图
昨日上午,在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办证大厅,再次演绎了令人感动又温馨的一幕:9岁的柏柠静在市社会福利院工作人员的陪伴下,牵着外国妈妈和阿姨的手,在办理护照。过几天,她就要跟随新妈妈去美国,在一个完整的家庭里度过她接下来的人生。
9岁孤儿敏感又自尊
据市福利院资料显示:2007年7月,刚出生没几天的柏柠静被遗弃在玉海街道外滩大厦边防门口。当时玉海派出所调查了捡拾弃婴经过,并多方查找,但始终查找不到其亲生父母及其他亲属。送到福利院时,这个襁褓中的女婴睁开双眼,看着周边的叔叔阿姨们,可爱地眨眨眼。大家给她取了个颇有诗意的名字:柏柠静,她也成了福利院的新成员。
“她右手手掌有点残缺,除此之外身体和智商都正常。”市福利院办公室副主任曹秀霞说。
9年多来,小柠静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性格也格外敏感、胆怯,只有在熟悉的人面前才会开怀大笑。
“在福利院长大的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即使我们给予更多的温暖,但始终不及父母、家庭营造的那种氛围。有些孩子在成长中会有自我保护的本能,尤其是女孩子,会有极强的自尊,对外界有排斥心理。这是心里没有安全感的体现,让人觉得心酸。”曹秀霞说,其实,小柠静在福利院与同龄玩伴玩闹的时候,活泼懂事,也挺健谈,但面对陌生人,会胆怯。有了新爸爸妈妈,感受到家庭温暖,并被社会认可,或许小柠静就会慢慢敞开心扉,快乐成长。
福利院帮她找到新家
眼前的小柠静,如名字一样,很安静,办证结束后一直沉默着。虽然有洋妈妈、福利院工作人员的陪伴,但她始终用外套包住自己的右手,面对大家的亲切交谈,闭口不言,眼神里流露出胆怯的表情。福利院工作人员牵起她的手,问她:“终于有爸爸妈妈了,还有哥哥姐姐,是不是很开心?”她点了点头。
在收养手续的一叠资料里,记者看到了收养小柠静的美国夫妇资料,爸爸是一家公司的财务副主任,妈妈洛克女士是教会的教师,都是高学历的人,育有三个子女,家庭成员完整,和睦融洽。
在确认收养之前,根据规定,双方有一天24小时的融合期,就是收养人和被收养人相处24小时,看看是否确定收养。新爸爸因公事未曾前来,于是在本周一上午,小柠静第一次先见到了新妈妈和阿姨——洛克女士和她的妹妹。两人都非常喜欢小柠静,陪她聊天、玩耍、睡觉。虽然小柠静很内向,话说得不多,可眼里流露出的是友好及对亲情的渴望。
语言障碍不能阻挡洋妈妈的爱
孙蓓蓓是美国国际中华儿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该中心是美国最大的对华领养机构。这几天,全程陪同翻译的她目睹孤儿涉外收养的整个过程,帮助办理各种手续,见证跨越国界、超越语言的24小时融合期,深切感受一幕幕无关乎血缘、只关乎爱的感人场景。
因为语言上还不能很好地沟通,洛克女士姐妹俩给予小柠静最多的是抚摸和拥抱。洛克女士说:“在语言不能交流的情况下,抚摸便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我们非常爱他’。”她还打开手机,点开手机相册,向小柠静介绍家中的成员。
虽然小柠静在办证大厅显得胆怯拘谨,但孙蓓蓓笑着说,她们早已经和孩子打成一片,洛克女士姐妹俩很喜欢她,夸她聪明。上午小家伙看着大厅里的工作人员大部分穿着制服,心里紧张着呢,一离开大厅,就又开始和大伙有说有笑了。
昨天中午临走时,福利院工作人员特地为大家拍了合影,说:“想小柠静的时候就把照片翻出来看看。”
“要听美国爸爸、妈妈的话,好好学习,不要忘了汉语。”曹秀霞温柔地对小柠静说。小柠静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