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8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严密部署 上下一心 通力协作 创新方法
塘下镇“大拆大整”专项行动向纵深推进
西河村村干部挨家挨户安装出租房分类门牌(记者 陈立波)
韩田警务室民警排查流动人口、安装二维码门牌
工人们正在凤士村两间危旧房外搭建脚手架
打击非法小熔炉
新坊村岩宕周边拆违
鲍四村旧村改造范围内住宅

    严密部署  上下一心  通力协作  创新方法

    塘下镇“大拆大整”专项行动向纵深推进

    ■记者 陈绵绵 黄国夫 见习记者 林瑞蓉

    自“10·10”温州鹿城双屿农房倒塌事故发生后,10月17日,温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大拆大整”专项行动。塘下镇根据温州市和瑞安市统一部署,在全镇范围内全力推进六大行动,铁腕治理各类乱象和顽疾。

    10月12日,召开危旧房安全大排查和出租房整治工作部署会,全体机关干部放弃双休日进村入户开展地毯式排查;10月19日,召开“大拆大整”专项行动动员大会,具体部署六项行动实施方案;10月27日,召开“大拆大整促转型发展”专题讨论会,各相关负责人表态发言,汇报工作进度……连日来,塘下镇机关干部、村干部全员出动,相关基层站所通力协作,将“大拆大整”专项行动向纵深推进。

    危旧房:

    凤士村、花园村危房相继拆除

    昨日上午,在凤士村罗凤西路,工人们正在两排22间5层的危旧房周边搭建围栏,拆除工作即将开始。这批危旧房从排摸到腾空,再到拆除,仅仅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

    一位房主介绍,他家的楼房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为水泥砖墙结构。两年前,该楼房开始出现沉陷、开裂等现象,去年,被鉴定为C级危旧房。之前记者到现场采访时,走在楼梯上就有种倾斜的感觉,让人不安心。

    “因为邻近104国道,晚上大型车辆经过时,都会感到房子微微地摇动,我们住在里面心里也很不踏实。”居住在此的村民王仁岳说。

    塘下镇开展“大拆大整”专项行动后,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地毯式排查,该危旧房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保护村民的人身安全,消除隐患点,相关工作人员和村干部到各家各户做思想工作,并给村民普及安全知识,得到了村民的理解。

    10月20日,100多位村民主动搬出家具,腾空房屋,安全转移。10月底,工人们在这批危旧房周边搭建护栏,做好拆除前的准备。经过多方面的准备工作,该危旧房于昨日拆除,拆除面积达6600多平方米。

    而在花园村,5间6层危旧房的拆除工作也接近尾声。

    该处危旧房位于罗凤东路,房屋受白蚁侵蚀开裂,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属于D级危房。在查看了现场情况后,塘下住建分局、办事处、驻村干部多次开展思想动员,村民们最终下定决心搬出这栋危旧老房。腾空房屋仅用了3天时间,10月底开始拆除工作。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由于这5间民房处于路边居民区,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出于安全考虑,采取了从楼顶碎石向下的拆除方法,工程量较大,拆除工作预计需要10天时间。

    据了解,自“大拆大整”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塘下镇已全面完成734处危旧房排查工作,对前期排查并已鉴定的城镇国有土地上的危旧住房,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治理改造任务65%以上,明年上半年完成任务90%以上,明年年底全面完成。

    “四无”生产经营单位:

    捣毁罗凤非法小熔炼加工点

    近日,罗凤四角山、八水村等一带搭建在山边的非法小熔炼加工点被一一捣毁,这是塘下镇开展“大拆大整”专项活动后,对“四无”生产经营单位中无环保措施加工点的一次集中整治行动。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些非法加工点未经环保部门审批,产生的废气、废水未经处理直接向外排放,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在现场,记者看到这些非法熔炼加工点一般用彩钢或竹棚简易搭建而成,生产设备十分简陋;加工点周边的环境脏乱不堪,山体被破坏严重;由于长期排放废气,周边树木蒙上了一层灰,奄奄一息。

    执法人员对其采取拆除违章厂棚、电表,捣毁电机、加工模具等措施,使其失去生产能力。据了解,当天共有10家非法熔炼加工点被取缔,现场共计拆除简易厂棚约600平方米,捣毁土炉10只和生产设备若干。

    “对这些环境违法行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打击力度,贯彻落实整治“四无”生产经营单位环保专项行动,确保辖区内的环境质量。”市环保局塘下分局局长徐怡华说。

    自开展“大拆大整”专项行动以来,塘下镇以无证无照、无安全保障、无合法场所、无环保措施的生产经营单位为重点,通过前期大规模的排查,以一周保证3次以上的联合执法力度,对“四无”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严厉打击。

    近日,塘下镇多部门联合,对新坊村16家非法经营单位开展联合执法行动,这些经营单位包括模具、汽配、餐饮、锁加工等行业,涉及无证无照、违章建筑、非法用电等多种违法行为,周边群众反映强烈。

    “接下来,我们将以村为单位,展开团块式的执法行动,以点带面,对‘四无’生产经营单位实施全面排查和整治。”塘下镇副镇长何如松介绍,对“四无”生产经营单位将严格实行“四个一律”,确保“四无”小作坊在明年1月底前全面整治到位,其他“四无”生产经营单位明年年底前整治完毕。

    违章建筑:

    拆除塘川中路、新坊村违章建筑

    昨日,记者再次来到塘川中路附近、张宅村与赵宅村交接处,一个星期过去,两台紧张工作的挖掘机已经不在,墙体残骸也少了很多。少了违章建筑,这段长约150米、宽约20米的道路显得明亮开阔。

    “拆了好!”有村民告诉记者,“以前这里的路只有一丁点宽,连三轮车都进不去。万一发生火灾,消防车根本开不进来。”据了解,原先这里有一片村民搭建的违章建筑,面积约4500平方米,有些建成楼房出租,有些建成小厨房自用,严重占用了消防通道,给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威胁。

    而在另一边,新坊村的拆违工作也开始了。11月2日上午,一辆挖掘机驶向该村岩宕。与其他地方不同,这里零散分布着几间老房屋,大多堆放着废弃物和垃圾,走近能闻到一股恶臭。附近村民抱怨:“这些垃圾也不知道是谁捡来的,常年堆在这,又脏又臭。”

    鲍田办事处副主任赵展翔介绍,新坊村岩宕范围约有50亩,零散分布着20多处违章小作坊、红砖窑、危房、居住工棚,他们此次来的目的就是拆除这些违章建筑。接下来,他们将组织村里及环卫部门清理这一片的垃圾,加强管护。

    塘下镇副镇长陈直伦介绍,该镇近期加大了排查力度,强势推进拆违工作。每个网格至少配备一名网格长,重点排查存在结构质量安全隐患、占用或影响公共设施使用的违法建筑,并登记造册,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不留后患。

    城中村改造:

    鲍田村旧村改造签约户超六成

    城中村改造是“大拆大整”专项行动的内容之一,在塘下镇,目前最受关注的就是鲍四村的城中村改造。据了解,鲍四村的城中村改造项目自实施以来就得到村民大力支持,短短一个月已有165户签约。

    记者昨日来到鲍四村旧村改造指挥部,看到有村民正在了解鲍四村J地块改造的有关安置计划,随后签订了拆迁安置协议书。村民郑福荣说:“我们这原来的老房子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多为2层建筑,进出不方便,环境卫生也不好。我们都盼着早点住进新房子。”

    据了解,鲍四村的改造分三期进行。本次签订的J地块属于第二期,位于塘永线与环镇北路之间,共有391间房子,面积约81700平方米。

    为了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改善村容村貌,该村村干部们不辞辛劳,每天向未签约的村民了解诉求,不断地做思想工作,力争在年底之前完成拆迁安置协议书的签订工作,确保村民能够早日住上新房。鲍四村党支部书记郑邦和说:“我们要抓住‘大拆大整’这个契机,加快旧村改造的步伐。”

    塘下镇副镇长张云介绍,鲍四村在旧村改造规划内的有255户,目前已签约165户,是该镇目前签约速度最快的村。“在整个‘大拆大整’氛围及温州农房倒塌事件的警示作用下,村民们改造拆迁意愿提升了不少。”张云说,“场桥有几个村已经主动提出要进行旧村改造了。”

    截至昨日12时,塘下镇累计完成城中村整村(区块)签约269户,腾空、拆除104户,累计拆除建筑面积12880平方米。

    流动人口管理:

    第一轮排查信息登记率100%

    “你们这里有几间房子用来出租?住了多少人?”11月1日下午,韩田警务室民警来到富强路一套出租房内,开展例行排查。检查时,民警一边询问情况,一边实地查看,然后将获取的流口信息一一记录在自制的排查表上。根据流动人口大多每月1日、16日休息的特点,昨天也将是排查最有效率的一天。民警们兵分几路,争取在这天能多走访几户出租房,多收集一些流口信息。

    杨先宗是韩田警务室的社区民警,工作在一线,多年来总结出了流动人口管理的一套经验。韩田村有流动人口1940多人,社区民警总共8人,在规定的人员配备上,该警务室还缺一个人。可杨先宗在人少事多的情况下依然将繁琐的流口管理工作做得井井有条,他告诉记者,这其中的窍门就是将工作细化。在他的办公桌上,有几沓厚厚的表格,都是民警们挨家挨户登记的流口信息表,而这个表格便是他自己设计的。每张表格上,房东号码、出租房层数、房号、人数、存在问题等等信息一目了然,每次排查信息都及时更新。8位民警负责管理1940多的流动人口,大家分工明确,根据“每月一查”的工作要求,每人每天至少要排查走访10多户出租房,“白+黑”、“5+2”的工作模式是家常便饭。让韩田警务室民警们欣慰的是,该村从未出现过“人走未注销,人来未登记”的状况。

    “流动人口管理是常规工作,我们吸取了G20峰会期间流口检查的成功经验,做到人房同步,市里要求11月10日之前完成一轮排查,我们塘下在10月底便提前完成第一轮的排查工作,信息登记率达到100%。现在11月份第二轮的排查工作也在有序开展中。与此同时,出租房二维码门牌的安装工作也在同步进行,目前已经安装了3000多户,计划本月底完成全镇30000多间出租房二维码门牌的安装工作。”塘下派出所副所长陈国东说。

    出租房、合用场所、民宿消防安全整治:

    禁租类出租房基本“清零”

    “钢制防火门已经买了吗,尽快安装好,升级了蓝牌出租房就可以安心出租了。”……日前,西河村出租房整治网格员再次走访各自负责的网格内出租房,一边走访排查,一边将了解到的信息一一记录在调查表上。自开展出租房消防安全整治以来,网格员们记不清这是他们第几次入户调查了,尤其近半个月以来,为了完成禁租类出租房“清零”工作,他们对村里41间挂了红牌的禁租类出租房看了又看,查了又查,确保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出租房不再住人。

    据介绍,在温州市召开“大拆大整”动员大会之前,塘下镇一直狠抓出租房整治工作。9月8日,该镇召开了500多人参加的消防安全会议,并率全市之先制定出台了《塘下镇村“两委”成员(包工干部)消防安全工作职责、奖惩规定和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该《办法》规定村主职干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网格员(村“两委”成员、其他包工干部)消防安全工作职责。“消防安全工作与我们村干部责任捆绑,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为了尽快取得突破,我们一直在探究工作方式方法。”西河村党支部书记陈永锡介绍,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该村创新工作方法,制定了出租房管理分类等级细化工作,将全村出租房门牌设为红、黄、蓝三种(红牌表示禁租类,黄牌表示整改类,蓝牌表示合格类),亮牌措施使出租房状况一目了然,也方便了群众监督。此外,该村还结合本村实际,设计了《西河村出租房、合用经验场所消防安全信息调查表》。记者看到,调查表内每次入户调查情况清楚可见,每份调查表还注明等级、编号,建立了“一房一档”调查信息。“我们村出租房、合用场所共有462间,分6个小网格,由村‘两委’成员各自负责,目前排查、信息录入登记工作已完成,41间亮红牌的禁租类出租房已全部‘清零’。”陈永锡说。

    西河村出租房整治是塘下镇“大拆大整”出租房整治的一个缩影。10月12日,塘下镇召开危旧房安全大排查和出租房整治工作部署会,半个月以来,全体机关干部主动放弃双休日,进村入户,对辖区内出租房开展拉网式、滚动式全面排查和整治。“10月中旬排查出全镇禁租类出租房共377间,能整改的及时整治到位,整改不了的予以查封、强制人员腾空,这是塘下镇自我施压,给自己设定的工作目标。”塘下镇消防站站长薛迪成介绍,半个月以来,镇委书记张榜桃牵头整治禁租类出租房,全镇上下一心,克服人手少,工作量大等重重困难,‘清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出租房整治工作出现了不少亮点,如官渎村、陈宅村打造了出租房整改示范街,受到了温州乃至省里检查组的认可;对于出租房消防安全存在的小问题,鲍田办事处创新工作方法,统一配备施工队打包整改,受到了群众好评,目前这一方法正在全镇推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广 告
   第00004版:聚焦点
   第00005版:在现场
   第00006版:幸福芳庄
   第00007版:今日上望
   第00008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第00010版:广 告
   第00011版:聚焦点
   第00012版:财富榜
   第00013版:实验室
   第00014版:家周刊
   第00015版:家周刊
   第00016版:广 告
塘下镇“大拆大整”专项行动向纵深推进
瑞安日报 今日塘下·新塘下 00008 塘下镇“大拆大整”专项行动向纵深推进 2016-1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