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1版:要闻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拆出民生发展,多年难题得解
“两千六”的拆整之路
沿江新村危旧房改造效果图

    拆出民生发展,多年难题得解

    “两千六”的拆整之路

    ■记者 夏盈瑜

    这几天,在市区沿江新村,虽然现场已经被封,但一些老住户还是忍不住过来看上一眼。“‘两千六’,终于要拆了!”

    沿江新村是建造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我市第一批商品房,因每套售价2600元而被俗称为“两千六”。如今,沿江新村21幢5层砖混结构楼房已成为省内单体体量最大的危房。

    10月16日,市政府牵头制定D级危房居住人员现场应急处置预案;10月21日至22日组织开展人员紧急撤离工作,最终实现653户住户全部搬离腾空,整个过程平稳有序。

    沿江新村搬离腾空,可谓解决了我市多年来最为头疼的难题之一。预计11月下旬,我市将开拆沿江新村房屋,拆后立即着手建设安置房,并按照相关政策给予每户安置。

    “两千六”的拆建难在哪儿?

    对于“两千六”,瑞安人有着深深的情结。沿江新村建于上世纪80年代,由于当时技术指标要求低,地基、受力墙的砖块、砂浆不符合要求,再加上地势低洼,沿江新村成为城市内涝的多发地,同时,多次内涝等原因也破坏了房屋基础设施,其安全性早已备受关注。

    “每次刮台风下大雨,这里内涝非常严重,对房屋的基础设施破坏很大。”10月21日,记者在第3幢一楼柳女士家中看到,每一个房间的墙壁和天花板都有明显的裂缝。柳女士说,自从20年前入住后,她家每隔几年都得掏钱修补房屋。“你看,门框都‘散’了,门也关不上,砖块酥松,瓷砖大多裂掉了。”

    柳女士家所在的3幢楼损坏情况,在沿江新村来说还不算特别严重。

    在第21幢居民楼,房屋整体倾斜,外墙面脱落,红砖、钢筋清晰可见,部分墙体呈现镂空状,楼梯也出现结构错位,走在上面甚至会“抖动”。

    沿江新村的现状到底有多危险呢?记者走访了市房屋安全鉴定所。市住建局房屋安全鉴定所所长施伟为记者出示了这样一份报告——“沿江新村房屋安全鉴定报告单”。报告显示,房屋鉴定机构鉴定结果为:房屋受侵蚀严重,墙体酥碱,砂浆回弹仪器检测局部强度为0。2013年年底,沿江新村21幢楼房全部被鉴定为D级危房。这意味着,房子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事故。

    记者了解到,近些年,随着房子危险程度不断加深,住户们开始通过收集资料、写申请报告、签名请愿等方式向有关部门反映房子的情况。

    既然呼声如此强烈,危险性如此高,为什么沿江新村一直没拆呢?

    住在第12幢的林女士对沿江新村的情况非常熟悉,曾多次代表全体住户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她表示,住户对拆建方案有多种看法:由政府牵头组织,住户自己筹钱,原拆原建;把整个沿江新村的拆建交给房地产开发公司,住户按照一定的赔偿标准获得赔偿;还可以进行异地安置。

    然而,涉及住户利益,多种方案一直讨论未定。街道、住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沿江新村位于老城区,密度大,住户多,一旦拆建开发,就需要支付很大一笔补偿金,沿江新村并非交通、商业的繁华地带,开发商觉得获利微薄,不愿意开发。此外,按照法律规定,政府牵头的原拆原建,需要所有住户同意,但住户意见又不一致……这些,都导致了沿江新村的拆建难。

    住户要求改建的呼声虽然高,但大多停留在口号上,只是喊着“你搬我也搬”,并没有真正付诸行动。一些住户还存在“到外面租房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能住一天是一天”的侥幸心理。

    (下转第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今日莘塍
   第00006版:五水共治
   第00007版:今日飞云
   第00008版:今日仙降
   第00010版:在现场
   第00011版:百姓事
   第00012版:榕树谭
   第00013版:广 告
   第00014版:家周刊
   第00015版:家周刊
   第00016版:广 告
“两千六”的拆整之路
瑞安日报 要闻 00001 “两千六”的拆整之路 2016-11-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