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村委会主任吴贤解
学习什么?
■林良爽
高楼镇岩头山村村委会主任吴贤解为村里修路时坠崖。抢救了7天后,11月3日凌晨,年仅43岁的吴贤解带着未竟的事业不幸去世。吴贤解的感人事迹经过媒体报道后,感动了云江两岸,被百万瑞安人民所颂赞。徐立毅、李无文、陈胜峰等温州及我市领导分别就吴贤解同志先进事迹作出批示——为有这样的基层干部感到自豪和骄傲,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向吴贤解同志学习。那么,向好村委会主任吴贤解学习什么?
学习吴贤解,扎根农村,一心为公。在当别人纷纷选择外出经商办厂赚钱时,吴贤解却放弃了手头不错的事业,回到了老家,2007年当起了村干部,一干就是9个年头。9年来,吴贤解一心扑在村里的集体事业上,为村里发展而奔波忙碌。“要致富,先修路。”在他的努力下,一条7公里左右的通往山脚下的路建成了。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找项目、抓发展。他带领村民开垦了300多亩荒置林地,开发出油茶生产基地,成立油茶生产专业合作社。如果没有把村集体装在心里,如果没有立志改变穷乡僻壤的思想和决心,吴贤解是不会回来的,更不会去当村干部的。吴贤解事迹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不管村有多少贫穷和落后,只要村干部能沉得下去,没有私心,一切为村集体,这个村就能发展起来,就能富裕起来。
学习吴贤解,敢于担当,一心为民。一个村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村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又取决于村班子成员的责任担当。一个敢担当的村干部,肯定是好干部。吴贤解就是一位敢担当的村干部。岩头山村是高楼镇东岩社区最偏僻的小村庄,海拔500米左右,从山上到山下,步行要1个多小时,山下坐车到市区,还要1个小时。面对这样的村,可能很多人会逃避,而吴贤解毅然选择坚守。坚守,是为了扛起改变贫穷落后的重担,为了全村人富起来,而不是像有些人当村干部是为了捞到好处。为这副重担,吴贤解无怨无悔。为这条路,他捐资5万元,还把自己20万元生产资金垫出去;为这条路,最后把自己年轻的生命都赔进去。吴贤解事迹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能担当,没有什么工作做不好,没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
学习吴贤解,乐于奉献,一心为他。为什么,吴贤解在医院抢救的7天里,有这么多村民守护在病房门口?这不仅仅因为吴贤解一心为公,一心为民,是一位踏踏实实干工作的村干部,更因为是一位心地善良的人,心里永远装着他人。别人有困难,他就会伸出手,去帮一帮。无论是未当村干部,还是已当村干部,吴贤解都是这样做的。长年照顾弱小,为低保户送钱送米、义务当司机、背病人下山、为他人垫资等。他从未在村里报销任何费用,反而在不停地贴钱。为造路,吴贤解的越野车跑坏了十二只轮胎,他没有怨言,一心想着路尽快修通。吴贤解事迹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基层干部只要心向善,心里就能装着他人,他就能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就能扎根基层,就能敢于担当,就能乐于奉献。
虽然我们的优秀村委会主任——吴贤解走了,但吴贤解扎根基层,一心为公的优秀品质,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光芒将照耀罗阳大地,激励瑞安百万人民,特别是广大的基层干部,为“打造品质之城,建设幸福瑞安”,为加快推进瑞安转型发展、赶超发展,争创“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标杆县市”而共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