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峰在市委工作务虚会上强调
认清形势 顺应大势 发挥优势
科学谋划今后五年发展思路
本报讯(首席记者 林长凯)11月28日,市委召开工作务虚会,学习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集思广益研判瑞安发展面临的形势,研究谋划今后五年发展思路举措。市委书记陈胜峰要求,各地、各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未来发展思路,统筹安排,一手抓明年和未来五年工作谋划,一手抓年内各项任务落实,确保今年收好官、明年开好局。
会上,市领导紧密结合我市发展形势和实际情况,客观分析当前形势,畅谈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打算,既摆实绩、讲实效,又说思路、谈举措,提出许多既有前瞻性、又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
在听取发言后,陈胜峰对大家的意见建议表示充分肯定。他说,2011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打造品质之城,建设幸福瑞安”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进宜居、创新、绿色、文化、平安“五个瑞安”建设,成功获得工业、农业、城市等国字号金名片11张,取得26项国家和省级试点,综合实力继续走在全省各县(市、区)前列。同时,要认清形势,把握瑞安发展现状,高度重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认真予以研究解决。
陈胜峰强调,要顺应瑞安面临的发展大势,抢占先机,积极作为,推动瑞安在新一轮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顺应融合发展的规律,抓住创新转型的风口,努力在县域竞争中勇立潮头;积极回应新期盼,大力推进共促共建,努力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理清瑞安今后五年发展总体思路,以“融合发展、至美瑞安”为战略目标,全力把我市打造成至美富强之城、至美品质之城、至美宜居之城、至美活力之城、至美和谐之城。
陈胜峰要求,发挥优势,明确瑞安发展举措。坚持产业创新融合,打通产业融合的经脉、强化产业平台的支撑、插上产业创新的翅膀,共建经济生态美;坚持区域相向融合,顺应“向东发展、区域融合”的城市发展趋势、坚持“团块改造、亮点打造”的城市开发路径、树立“建管并重、重在管理”的城市经营理念,共建城市生态美;坚持山水人文融合,突出生产和生活两头入手、突出整治和创建两手齐抓、突出管理和执法两端发力,共建自然生态美;坚持民生平安融合,兜底保障解民忧、精准服务供民需、多元共治保民安,共建社会生态美;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把牢思想观念的“总开关”、紧抓干部的“关键少数”、巩固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扭住党风廉洁的“牛鼻子”,共建政治生态美。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麻胜聪指出,瑞安近年来工作力度大,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环境治理、民生保障、党的建设等方面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建成投用,一大批重点项目引进落地,城市档次不断提升,“治三闹、打三霸”成为全省典型,法制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今后5年市政府总的工作是按照市委决策部署,主要抓好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切实解决好要素保障问题,建立重大项目责任捆绑制度;年内要重点冲刺四季度工作,打赢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攻坚战,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大拆大整、环境治理、社会维稳等重点工作,具体谋划明年工作目标,进一步提高百姓幸福指数。
叶世林、白一帆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发言。
市人民法院院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市人武部部长,市公安局政委,浙南产业集聚区瑞安塘下、阁巷分区管委会主任,各功能区党委书记,各乡镇街党(工)委书记,市直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