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7版:今日玉海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设老年科普馆、民俗展览馆,开设越剧兴趣小组室、妇女扫盲学习班
玉海街道文化礼堂亮点纷呈
西门河头社区文化礼堂举办“给父母洗脚”活动

    建设老年科普馆、民俗展览馆,开设越剧兴趣小组室、妇女扫盲学习班

    玉海街道文化礼堂亮点纷呈

    ■记者 张洵煜 通讯员 范小梦

    去老年科普馆学习养生之道,参加越剧兴趣小组,在展示馆欣赏祖先留下的老物件,观看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这些有趣的活动在玉海街道的文化礼堂都能看到。如今,文化礼堂逐渐成为玉海街道许多居民的“时尚”去处。在这儿,他们可以品读历史,学习知识,丰富生活。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文化如光,启人心智。自2013年起,玉海街道先后打造5个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礼堂,一堂一韵,亮点纷呈。依托文化礼堂,还举办了一大批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将文明之风吹进居民的心田,让居民身有所栖、心有所寄。

    西门河头社区文化礼堂:

    建成老年科普馆,突出“礼孝”文化

    西门河头社区的文化礼堂是玉海街道建设的第一批文化礼堂,于2013年建成。尽管“年龄”最大,该文化礼堂的设施一应俱全。

    在该社区的文化礼堂中,张贴着社区名人和离退休干部的简介,中间是道德讲坛,可容纳百余位听众。“这里经常会举办各种主题的讲座和培训,居民参与热情很高。”该社区党委书记高美英说。

    出门沿着科普文化长廊走去,一系列精致的科普读物引人驻足。拾级而上,一个崭新的现代化小型老年科普馆映入眼帘。别看这科普馆面积不大,却“五脏”俱全,摆放在最中间的老年电子书涵盖了许多养生常识。“这个电子书内容丰富,以养生常识为主,很适合老人观看,且操作简单,按照上面的提示,轻轻触屏即可。”高美英说,老人们一学就会,十分方便。另外,墙上还展示着各类养生提示,房间一角摆放着五行图、人体模型和各类健康常识书籍。来到里屋,还有一处温馨的休闲区,老人可在这儿卧着软沙发喝茶闲聊。

    西门河头社区文化礼堂不仅在建设方面重视对老年人基础设施的提升,在活动开展方面也尤其突出“礼孝”文化。

    新春之际,44位90周岁以上老人和2位80周岁的老党员欢聚一堂;元宵节,这儿举办猜灯谜吃汤圆活动,一份份象征团圆的汤圆送到老人、小孩的手中,欢乐和美的氛围萦绕着社区;3月,文化礼堂举办“我给父母洗洗脚”活动,呼唤更多的孩子学会回馈父母的爱;8月,社区为即将成年的青年们和即将入学的少年们举行成人礼和开蒙礼,一起诵读“中国梦”……

    沙堤社区文化礼堂:

    开设越剧兴趣小组室,

    曼妙歌声萦绕每个周末

    来到沙堤社区,未进文化礼堂,先闻歌声。原来,一些社区居民正在这儿排练节目。“我们在排演歌舞,这儿是我们固定的排练‘基地’。”居民李阿姨笑着说。该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自文化礼堂建成以来,吸引了不少人气,居民都爱来这儿,文化礼堂已成为大伙儿的文化休闲阵地。

    与其他文化礼堂不同的是,该社区还有个越剧兴趣小组室,约50平方米,里面陈列着越剧名人的照片和简介,还有曲谱、服装等。每个周日下午,一帮“越剧迷”都会雷打不动地来这儿练唱越剧,以音乐会友,曼妙的歌声让社区的每个周末都格外烂漫。

    “因我们社区的居民中有不少越剧爱好者,在建设文化礼堂时特地增加了越剧兴趣小组室,提供基本的设备,供有兴趣的居民使用。”该社区工作人员蔡慧亮说。

    尤值一提的是,该社区的文化礼堂内还有个历史悠久的小剧场舞台,建于上世纪70年代,一直沿用至今。“这个舞台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见证着社区的发展与居民生活的变迁,很有意义。”蔡慧亮说。

    沿江社区文化礼堂:

    为妇女提供扫盲平台,学习氛围浓厚

    11月28日是周一,又到了沿江社区妇女扫盲班上课的日子。19时许,沿江社区办公楼里灯火通明,30余名妇女坐在教室里,认真地学习。该社区在文化礼堂开设学习平台,每周一、三、五晚上为辖区妇女开展文化扫盲。

    据了解,2013年起,该社区在文化礼堂创办扫盲班。“为确保扫盲取得实效,我们聘请了专业的老师,以学期制开展学习,期末还会进行脱盲测试,凡通过考核的,经扫盲学校认定,由市教育局统一颁发脱盲证书。”该社区党委书记杨镇妹说。

    张阿姨今年50出头,已在扫盲班坚持学习半年多,一节课都没落下。“不识字十分不便,一直想学习,听说社区有免费的扫盲课,我就报名了。”张阿姨说,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还能丰富业余生活,结识新朋友,十分有意义。

    除了上扫盲课,张阿姨还会约上好友,经常到文化礼堂的健身房锻炼身体。“这儿有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天冷了,来这儿锻炼暖暖身。”张阿姨笑言,家人总打趣说,她不是在文化礼堂,就是在去文化礼堂的路上。

    云江社区文化礼堂:

    打造民俗展览馆,说特色民俗往事

    近日,云江社区的文化礼堂待验收,玉海街道又将增加一个全面开放的文化礼堂供市民使用。

    据了解,云江社区文化礼堂最大的特色在于民俗展览馆。该社区的民俗展览馆位于社区办公大楼二楼,是文化礼堂的一部分,面积约100平方米。

    未上楼梯,就看见门口有一座古人铜像,其唱鼓词的模样栩栩如生,散发出历史年代感,让人仿佛置身古时。古蓑衣、扁担、创丝器、搪瓷碗、水勺、米桶……来到二楼,各种古物令人目不暇接,墙上还陈列着滚铁环、滚铜板、乞巧等民俗故事,十分有趣。小小的民俗文化馆,承载着悠悠民俗往事,看着,听着,想着,让人情不自禁驻足许久……

    在文化礼堂,推门而出,眼前便是壮阔的飞云江。江畔铺设有健康步道,市民在参观民俗文化馆后,可以畅享户外的新鲜空气,近距离欣赏飞云江。沿着健康步道走去,还有健身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等。

    虽新建成不久,该文化礼堂已举办了不少活动:重阳节,孩子们表演节目给辖区老人看,并给他们包饺子;10月25日,锦湖实验小学的80多名学生来这儿参观民俗文化馆,感受民俗魅力;10月28日,“我们的村晚”文艺演出在文化礼堂激情上演,现场掌声不断……

    县前社区文化礼堂:

    依托民间文艺团体,“户外”艺术氛围浓

    近日,星光艺术团的成员们正忙着排练,准备第63期“湖滨之声”栏目的演出。该艺术团团长方永南介绍,星光艺术团是县前社区辖区内自发形成的民间艺术组织,成立于2009年,目前有成员80余人,2010年开始创办“湖滨之声”栏目,通过唱歌、快板、舞蹈等丰富的文艺活动,为市民义务表演。目前,“湖滨之声”已走过6个年头,每月一期,目前共举办了62期,收获了许多粉丝。

    不仅是星光艺术团,瑞安市湖滨越剧演唱团、市越剧戏迷协会、榕树下演唱团等民间公益文艺团体都依托县前社区的文化礼堂作为艺术平台,为市民送去丰富的文化盛宴。

    较之其他文化礼堂,县前社区文化礼堂的艺术氛围尤为浓厚,并将文化阵地延伸至湖滨公园、利济学堂等户外场所,结合辖区内活跃的文化活动,形成丰富的文化休闲带,带动市民积极参与文化活动。

    不仅是户外,文化礼堂里头也是“人气”十足。11月28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文化礼堂,屋里已有不少老人,有些在打乒乓球,有些在下象棋,有些在玩电脑……

    “居民的兴趣爱好很广泛,墙上的字画都是社区居民自己创作的。”社区工作人员指着墙上说,另一头是微心愿墙,社区正在收集辖区内困难居民的心愿,希望到时能集大家之力,帮他们实现愿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广 告
   第00003版:“三改一拆”进行时
   第00004版:百姓事
   第00005版:百姓事
   第00006版:国资风采
   第00007版:今日玉海
   第00008版:五水共治
   第00010版:财富榜
   第00011版:百姓事
   第00012版:公 告
   第00013版:公 告
   第00014版:车周刊
   第00015版:广 告
   第00016版:广 告
玉海街道文化礼堂亮点纷呈
瑞安日报 今日玉海 00007 玉海街道文化礼堂亮点纷呈 2016-11-3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