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归来的老人
■张秀玲
下午将近15时的公交车站台,突然冒出一堆黑压压的人来,一群古稀之人,有的是耄耋之人!手里一律是一只布袋,似乎装着什么东西,另一手上是长柄雨伞。从阵势看,似乎一起参加了某个集体活动。
当他们来到站台时,并没有规规矩矩站在那里,几乎横在路当中,生怕公交车忽略他们。
公交车徐徐而来,他们开始跟着车子跑起来。车门打开,他们有的从前门上去,有的从后门上来。前门的上来逐一刷卡,因为人多,停留了好几分钟,司机有点不耐烦,便夹枪带棒说,你们站在路当中当警察呀!
老人们自然听不懂弦外之音。
此时司机高声叫道,后门上来的到前面来刷老人卡吧。有几位老人听到了,从衣袋里摸索了半天,抖抖索索站起来。此时,车已经启动,担心老人走不稳,我便叫人把卡递过来,帮他们刷卡。
一下子上来十几位老人,很多人纷纷站起来为他们让座,但位置不够,有几位握着扶手,随着车子颠簸而晃动。我便请几位无动于衷的中年人让座,旁边那个妇女还一度以为某老人是我亲戚呢。
其实,我的视线一直没有离开过他们。我似乎看到了自己父亲依稀的背影。
或许他们是为了座位分开两个站点上车吧,下一站,也上来很多老人。车里便充斥着特有的老人体味,有些人就有意无意远离他们。
或许担心对方听不清楚,说话分贝很高,话语中,我得知他们是看戏回来的。
这时便有几位中年妇女在相互嘀咕:“年纪大了,还是少出去吧,公交车比较难乘,万一不小心,闪了腰就麻烦了。”
“我们那地方祠堂演戏,来了很多老人,有的老人很早占住位置,但看戏时,他们就打瞌睡了。”
“年纪大了,怕寂寞,哪里有热闹,就想去凑。”
我恍然看到了我们的未来。
这群老人也不就是我们二三十年后的剪影吗?那时,我们衣服也一律青灰色,头发花白,步履蹒跚,身上似乎有些陈腐气味;那时,我们视觉听觉有障碍,肯定会大声说话;那时,我们不懂与时俱进的素养,有时就会乱了秩序;那时,我们的思想很固执,听不进去子女的建议;那时,我们行动不是很灵便,办事不利索。那时,还有很多的不合时宜。
一位老人下车时,同时下车的一位中年妇女搀扶着他慢慢下来。感动继而便是心酸。虽然很多人会尊老让位,那时我们可能被照顾得更好,那时我们可能有各种养老方式,那时我们可能老当益壮老骥伏枥,但时光不可抗拒,我们的身体不会欺骗自己,终究会步入他们的行列,我们的一切都走向衰微。
当你老了,想到这个将来的命题,我湿了眼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