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2版:财富榜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甬台温成品油管道飞云江定向钻穿越成功 创国内最长新纪录
管道预计今年投产 将稳定成品油供应
施工现场

    甬台温成品油管道飞云江定向钻穿越成功 创国内最长新纪录

    管道预计今年投产 将稳定成品油供应

    ■记者 项乐茹 通讯员 赵国伟

    1月2日6时38分,迎着新年的朝阳,历时整整70小时,中石化浙江甬台温管道温州瑞安飞云江特大型定向钻跨年回拖一次成功。飞云江特大型定向钻全长3.36公里,它的成功回拖标志着浙江石油又一次创造了国内最长的对穿海底握手成品油管道定向钻的新奇迹,也再一次刷新了原来保持的全国纪录。据悉,该条成品油管道预计今年投产,届时将稳定我市及沿线多个地区的成品油资源供应。

    飞云江定向钻穿越一次回拖成功

    3.36公里创“中石化第一穿”

    昨天,记者在阁巷阁三村甬台温成品油管道飞云江定向钻穿越工程现场看到,飞云江大型定向钻已完成管道从飞云江北岸到南岸的回拖工程。飞云江定向钻全长3.36公里,它的成功回拖,标志着国内最长的对穿海底握手成品油管道定向钻新纪录的诞生,实现“中石化第一穿”。

    据了解,中石化浙江甬台温成品油管道工程飞云江特大型定向钻是目前国内穿越工程中长度最长、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控制性工程。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此次管径323毫米、长度3360米的管道穿越施工,不仅需要完成1360米和2000米长的管道二接一工程,还需要穿越极软流塑淤泥黏土地质段,穿越条件极差。

    “历时整整70个小时,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实现了一次回拖成功。”甬台温成品油管道工程部副经理陆在新介绍说,飞云江大型定向钻经过8个月的精心准备,于2016年12月29日8时16分正式开始回拖。现场施工环境恶劣,风大气温低,但建设者们肩负承诺和责任,在管道回拖的70个小时里共同严防死守,全程监督,不放过任何一个漏点,不为管道运行留下任何一个安全隐患,直至1月2日6时38分,顺利实现一次回拖成功。

    年输油量可达460万吨

    将改变我市油品运输方式

    据悉,中石化浙江甬台温成品油管道工程全长413公里,设计年输量460万吨,设首站1座,分输站4座,以镇海炼化作为起点,经过宁波、台州、温州三市及沿途12个区县,最终抵达瑞安滨海油库。该工程全线总投资额达23.8亿元,于2012年10月份开工。

    “未来甬台温成品油管道的建成,将对瑞安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保证资源供应稳定,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和瓶颈。”陆在新说,以往瑞安地区的成品油运输大多依靠水运等运输方式,一方面很容易受到台风、雾霾等恶劣天气的影响而造成供应短缺,另一方面油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泄露、蒸气挥发等会造成环境污染,不能很好地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成品油管道的建成投运,将改变过去瑞安地区油品运输的历史。由于成品油管道采取常温密闭运输,不受天气影响和限制,同时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隐患,大大提升瑞安地区的油品供应能力。

    据悉,中石化浙江甬台温成品油管道工程共有三条特大型定向钻控制性工程,目前瓯江南支定向钻3.2公里、瓯江北支定向钻2.65公里,飞云江定向钻3.36公里,现已全部完成。我市在建的储油量达8.5万立方米的滨海油库及油品接卸码头预计于今年6月份竣工,整个成品油管道预计今年可投产。甬台温成品油管道建成投产后,将成为浙江东南沿海的一条成品油能源大通道,彻底缓解台州、温州地区油品供应和运输的瓶颈问题,为我市乃至浙江全省石油油品供应和提质增效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同时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保障加油助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瑞安交通
   第00004版:在现场
   第00005版:百姓事
   第00006版:广 告
   第00007版:大拆大整“比学树”特别报道
   第00008版:大拆大整“比学树”特别报道
   第00010版:百姓事
   第00011版:财富榜
   第00012版:财富榜
   第00013版:议事厅
   第00014版:广 告
   第00015版:车周刊
   第00016版:车周刊
管道预计今年投产 将稳定成品油供应
每年发电320万度
节省电费约50万元
瑞安日报 财富榜 00012 管道预计今年投产 将稳定成品油供应 2017-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