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你泡对了吗?
这些注意事项要知道
根据水质划分,温泉一般分为中性碳酸泉、碱性碳酸氢钠泉、盐泉和硫磺泉四种。温泉的水质不同,对不同的病症具有不同的疗效。泡温泉以前,最好先了解温泉的种类,并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选择,才能真正达到泡温泉的预期目的,并可避免给身体带来伤害。
文 | 孙文静
冬季是最适宜泡温泉的季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泡温泉作为休闲的方式。这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还能改善睡眠、舒缓筋骨、美容养颜,对人体也有着不少好处。但是并非人人都适合泡温泉,此外,泡温泉也有许多讲究,泡不好,有可能对自己的健康更不利。
泡温泉时间不宜太久
“泡次温泉不便宜,既然来了就泡久点。”有的人泡温泉,一泡就是好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出浴后反而产生头晕脑胀、胸闷喘不过气等不适症状。泡温泉时每隔15分钟起来休息一下,皮肤干燥或有冬季皮肤发痒问题的人泡温泉时间不宜太久,并且要记得及时喝水。
泡温泉之前先沐浴,可以帮助身体进行预热。入水的步骤最好遵循从低温到高温的原则,待身体逐渐适应了水温后,再进入高温温泉浸泡。泡温泉时,水温一般不超过45℃,温度过高或者时间过长都会给机体带来负面影响。
泡完温泉要冲洗
泡完温泉后,有的人认为把温泉里的成分留在皮肤上对身体有好处,其实不然。在普通的温泉池中浸泡后,只需擦干身上的水分、注意保暖即可,皮肤干燥的人可适当涂抹护肤品。但如果在含有硫磺或酸碱度较高的温泉池中浸泡后,需要用清水再次冲洗,可使用一些护发产品,防止发质受损。
避免空腹、饱餐和酒后泡温泉
人们去到温泉度假村必定都会大吃大喝狂欢一顿,再去温泉享受一番。这种做法固然能让人感到无比愉快,但其中隐藏着危险因素。一般情况下,饭后血液会部分集中到消化道以促进食物消化,但泡温泉后全身血液循环加快,血液不会集中到消化道,进而会抑制食物的消化,让人产生消化不良的不适感。饭后应当休息一个小时再去泡温泉。而酒后泡温泉有摔倒摔伤的危险,因此喝过酒也不宜去泡温泉。
温泉汤池慎选择
这些人群不宜泡温泉
部分皮肤病患者,不宜泡温泉,民间向来盛传泡温泉有美肤的疗效,但对于患冬季痒、湿疹、异位性皮肤炎等的人,泡在热水中过久,由于加速皮肤水分的蒸发,破坏皮肤保护层,会恶化症状。
经期及经期前后的女性、孕妇、手术过后者都最好不要泡温泉。
凡有心脏病、高血压或身体不适者,不宜泡温泉,除非经医生允许。
糖尿病患者不宜长时间泡洗热水澡、蒸桑拿浴和泡温泉,因为水温过高可让患者注射的胰岛素吸收加快,而且长时间身体过热使机体能量消耗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很容易出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