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相间的墙面,错落有序的空调罩,亮丽迷人的夜景,
万松东路(拱瑞山路至安阳路段)沿街立面改造通过竣工验收
上世纪90年代老建筑靓出新气质
■首席记者 严小章 通讯员 冯继 实习 王明远/文 记者 庄颖昶/图
前日,万松东路(拱瑞山路至安阳路段)沿街立面改造及相关小区景观附属提升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喷涂一新的墙面,统一的空调外机罩,人行道上花池与树木错落有致……经过改造,原本灰头土脸的一排排老建筑旧貌换新颜,掀起了“红盖头”,露出了迷人的新面貌。
自去年10月25日开工以来,市工务局、安阳街道办事处与总承包单位浙江嘉华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全力攻坚,在短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改造任务,亮点纷呈,赢得周边住户、商户、路人点赞。
[亮点一]
首个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的外立面改造工程
缩短工期控制成本
日前,浙江嘉华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吴彦一早,来到项目施工现场,找到施工方,现场协调、解决施工与设计之间存在的偏差。
该项目涉及沿街立面的整改总长度约500米,立面面积约12000平方米,从去年10月25日开工,到项目完成,仅用了70天。“70天就完成这么复杂的外立面和附属提升改造项目,这在浙江省内也算是比较快的。”吴彦说,这得益于项目采用了以设计为主导的工程总承包模式。10月25日开始搭设安全防护棚,做施工准备;10月30日开始外墙涂料施工;11月20日开始墙身线脚、空调架、店招施工;12月20日开始亮化施工;12月24日和26日两晚拆除安全防护棚;12月25日开始人行道景观改造。
市工务局总工程师陈锋介绍,在传统模式下,设计归设计,施工归施工,而在EPC模式下,设计和施工都由总承包单位负责,由设计院转型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对业主的意图和对工程功能的要求掌握更加清楚,能够有效缓解和调和与业主间的协调压力,有利于与业主的沟通。总承包商可利用自身的综合优势,通过内部协调和优化组合,实现项目投资、工期和质量的最佳组合,同时,EPC项目因工程材料和设备选型由总承包商自己确定,设计、采购并行,从而有效缩短工期、控制投资成本。特别是在EPC模式下,设计和施工实现高度融合,设计方可以在施工现场实时指导施工方,按图施工,即便设计和施工出现脱节,也可以现场快速处理,有效减少返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质量不稳定因素,提升项目的建设质量。
陈锋表示,该工程已成为我市外立面改造样板工程,积累了好经验,如总承包方式,未来将在其他外立面整治工程推广、应用,全面提升城市形象。
[亮点二]
墙面灰白相间 空调罩错落有序 店招统一规格不同风格
老建筑外立面焕然一新
“变化好大,都认不出来了。”近日,家住岭下小区的陈先生,在外经商,临近春节,回家乡过年。看见这段外立面改造后,他不禁感慨,“比起以前好看多了,特别是晚上灯亮起来,不比大城市差。”
万松东路(拱瑞山路至安阳路段)沿街建筑建于1996至1998年之间,是安阳较早一批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的建筑物。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建筑的外立面出现了外表瓷砖老化、变色、变脏,局部随意搭建广告牌等问题。
经过改造后,建筑犹如枯木逢春,焕然一新。原本污渍斑斑的楼房外墙瓷砖不见了,随意搭建的广告牌拆除了,呈现在市民前面的挺拔的天际线,灰白相间的墙面,错落有序的空调罩,整齐又不失活泼的店招,让人感觉眼前一亮。
店招的改造是这次项目的亮点之一,周边商户纷纷为之叫好。“刚开始,确实有点抵触心理,担心影响生意,但现在看到效果后,确实非常漂亮,整条街的气质都不一样了,商业氛围更浓了。”莱慕客负责人夏成龙坦言。
亮化工程也是这次改造的一项重点内容。城市的夜景亮化是展现城市活力与繁华的一张名片,是彰显城市文明与激情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这次亮化工程中,我们将像素灯光源方向调整到最佳角度,既凸显空调位铝格栅的美感,也避免灯光进入户内,减少对住户的影响。”吴彦说。
[亮点三]
花池代替小钢柱
有鲜花还有座位
行走在万松东路383号至517号,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原先用于隔离的小钢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色彩多样的花池。
据介绍,原有的沿街路面景观,市政部门的整改已经较为理想,但还存在道路铺设不统一协调,小钢柱隔离不美观等问题。“路面铺设采用灰色大理石,并在树与树之间,采用可移动花池,替代小钢柱。”吴彦说。
红色的朱蕉,绿色的鹅掌材,黄色的花叶良姜……在移动花池中,不同颜色、不同品种的花配置其中,植物高低有致,层次分明。“通过不同花种的搭配,形成高、中、低的立体感、层次感,这样不仅更加美观,也更有野趣。”吴彦说。
吴彦介绍,为了让移动花池达到最佳效果,他们多次修改植物配置方案。今年元旦,陈锋还特意陪着吴彦及其他设计施工人员一同前往丽岙、温州大南路、市府路等地,研究成功案例,采购所需的植物。
记者发现,除了配置多个植物品种,有些移动花池还附带了一个坐凳,长约3米。“市民累了,可以坐下来休息休息,也有助于集聚商业人气。”吴彦说,没有带坐凳的花池,采用了成片的杜鹃和绿叶常青藤,营造新春的喜庆氛围。
[亮点四]
整出一个900平方米的小广场
市民休憩多了新去处
在万松东路肯德基门前的这块地,较以前空旷很多。“我们通过整改,最终形成了这个小广场,面积有900平方米。”吴彦说,原来这里停满车,经过整改后,限制车辆驶入,并对破损地面进行翻修,最终整理出了这样一个小广场。
为何要整理出这样一个小广场呢?“主要想给市民提供一个小憩的休闲场所。”吴彦说,万松东路是我市一条主干道,一路走过来,除了市府广场,没有一个休息停留的地方。
在现场,记者看到小广场中心的花坛已重新设计、修建,并设有2级台阶。“设计2级台阶,可以方便带小孩的市民休息,大人坐一级台阶,小朋友可在下一级台阶上玩耍,非常和谐。”吴彦说。
无论是焕然一新的外墙,还是美观的移动花池,抑或是亮丽的景观工程,无不受到路人点赞。
陈锋说,在这次外立面改造过程中,如有影响到市民、商户的地方,希望市民能理解。同时,这个项目是一个整体工程,是统一设计、统一规划的,对于项目内容,希望市民能按规划进行,予以支持。此外,项目效果显而易见,是许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希望大家能保护好这来之不易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