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8版:新居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准服务,规范管理”
市新居民局圆满完成“十三五”开局之年目标任务

    “精准服务,规范管理”

    市新居民局圆满完成“十三五”开局之年目标任务

    ■通讯员 林敏 记者 项颖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市新居民服务管理局(以下简称新居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和年初制定的工作思路,立足本职、大胆创新、敢想敢试,精准服务,规范管理,力促以优化服务实现新居民市民化,新居民管理和服务工作得到扎实有序推进,圆满地完成了“十三五”开局之年各项目标任务。

    全面提升精准化管理水平

    推进基础工作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市新居民局以“提升效率,强化各部门间信息共享”为目标,推出并不断完善流动人口基础信息移动采集终端“新居民和居住出租房基础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并由省公安厅向全省推广。

    据了解,该平台相当于“外来人口公安户籍系统”,工作人员可通过该平台,输入在我市务工新居民的照片、户籍地、工作地、手机号码、配偶、随行儿童等信息,便于查询和管理。

    2016年,为适应大拆大整流动人口管理专项行动的督查任务,市新居民局又推出流动人口基础信息考核版软件,流动人口信息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据悉,该软件是专门供新居民局考核人员使用的移动终端版本,考核人员随机选取考核区域,手持终端入户采集信息,系统自动与协管员采集的信息比对,并统计考核成绩。

    据了解,该软件有三个特点:简单高效,能够自动调取协管员采集的信息,考核人员只需要简单勾选预设好的选项,就可以完成考核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公正公平,随机选取被考核村居和居住出租房,避免了人为选取的弊端,杜绝了人情因素在考核中的不利影响;自动统计,根据考核人员采集的数据,系统后台自动根据预设的项目进行考核计分统计,可以多个批次合并统计,也可以单独统计,大大减少了人员工作量,缩短了考核统计时间。

    强化基础信息登记排查

    2016年以来,新居民局紧盯各阶段工作目标,全力以赴做好护航G20任务和大拆大整流动人口管理专项行动。

    G20期间,该局开启全面备战模式,发挥“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干劲,组织开展护航G20全市流动人口基础信息管控攻坚行动。局班子成员分组带队,每周开展不间断循环督查和不定期夜查,通过严督严查有效压实乡镇街道主体责任。

    烈日下,他们汗流浃背登记出租房信息;夜幕中,他们挨家挨户查出租房消防安全……护航G20期间,全市共登记流动人口基础信息247277条,排查出租房隐患159212次,登记率达到100%,圆满完成任务,该局也荣获瑞安市G20杭州峰会维稳安保工作先进集体。

    自10月开展大拆大整流动人口管理专项行动以来,市新居民局与公安部门牵头组织各乡镇(街道)和部门,以“减员增效”为目标,严格流动人口和居住出租房排查、登记、管理制度,开展基础信息大排查行动,打击流动人口管理和出租房整治中发生的违法行为。

    截至2016年12月30日,全市登记在册动人口636928人,共排查流动人口1147673人次,新增流动人口136131人,注销190549人,人口总数下降53509人,减少率为7.75%;排查出租房304433户次。

    强化协管队伍建设

    2016年,市新居民局将“创新协管员队伍管理工作”作为推动新居民服务管理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三步走”提高新居民管理服务工作水平,加强和规范全市新居民协管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协管员在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第一步”创新考核方式,强化督查力度,利用移动终端GPS定位功能,对协管员日常工作轨迹进行实时督查,切实提高协管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第二步”完善协管员考评奖惩机制,全面实施绩效考核,合理拉开待遇差距,激发工作积极性;“第三步”开展协管员轮值轮训,全年脱岗集中培训三期,参训750余人次,全面提升协管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提高社会管理效能

    拓展积分制管理内涵

    2016年,我市将新居民积分待遇作为年度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并在原有积分入学、城乡居民医保、旅游景区门票优惠的基础上,新增了“新居民(人才)住房租赁补贴”,符合条件人员可享受每年2400元的补贴,2016年总计发放住房补贴42.48万元。

    据悉,新居民积分制是围绕新居民的基本情况、综合能力、社会贡献等,按照《瑞安市新居民积分制管理实施细则》进行评分,并按照积分排序享受公共服务的一项政策措施。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来瑞务工的新居民定居意愿增强,据统计,2016年共有2874名新居民申请了积分管理。

    2016年是我市推行新居民积分制的第4个年头。通过多年来提质扩面,我市积分管理形成了涉及就学、就住、就医、旅游等四大领域的优惠政策,含金量不断提升。

    深化流动人口“双向协作”

    2016年,市新居民局局长刘光享及市公安局、教育局、卫计局、司法局和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一行8人,赴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和天柱县洽谈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双向协作工作,并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流动人口区域协作工作交流会。

    铜仁市是贵州省辖地级市,有“中国西部名城”之称,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户籍总人口400多万,该市流入我市的人口共14950人。

    交流会上,双方领导分别介绍了两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流动人口基本情况,并围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双向协作框架协议书》进行充分讨论,就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协商,并对今后双方合作提出建议。最后,双方代表签署并交换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双向协作框架协议书》。

    刘光享表示,通过开展双向协作,将进一步加强信息联通、服务管理联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不断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质量和效果,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多年来,我市流动人口双向协作地域不断扩大,协作内容不断丰富,截至目前,我市已与湖北、贵州、四川等省份总计8个县市区建立起了双向协作关系,聘用外警6名,推行“以外管外”、“以外调外”的管理办法,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成效。

    扩大居住出租房居住意外保险覆盖面

    房东掏钱为房客购买保险,一旦发生火灾等事故,每位房客最高可获得30万元意外伤残赔偿,这是我市推出的“出租房居住综合保险”的相关内容。

    出租房居住综合保险具有保费少、保额高、受益面广的特点,在发生意外时能够减少房东损失,保护承租人权益,为出、承租方提供良好的保障,有效降低因意外事故而引发的社会矛盾。

    据悉,该保险在2015年“6.6塘下出租房火灾”中,赔付金额达100.5万元,创温州乃至全省此类保险的最高赔付金额,在善后处置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探索解决此类事件,维护社会稳定的正面案例。

    2016年,市新居民局将扩大保险覆盖面作为着力点,通过积极协调太平洋、中国人民和中国人寿三大保险公司,加强保险宣传,以典型赔付案例为主要宣传点,保险知晓率、参与率显著提升。截至2016年年底,全市参保居住出租房已达3.5万余户,覆盖新居民18万余人。

    推广规范化居住出租房门牌

    日前,在仙降街道翁垟村,伴随着一声声敲击声,一面面“门牌”被牢牢钉在了门上。据悉,这些“门牌”统一制作编号,分为绿、蓝、黄、红四级标识,并与手机智能巡查平台联网。只要在平台里输入编号,就可以查看该出租房内的登记信息、存在隐患记录等……

    从2014年起,市新居民局就制定出台了《瑞安市居住出租房门牌编号试行规定》,每年安排专项经费,在全市范围推广规范化电子二维码门牌。依托数据平台,通过移动终端扫描门牌上的二维码,能实时显示出租房和租住人员等相关信息,有效加快了基础信息登记和出租房隐患排查的效率,使承租人放心、居住者安心。

    2016年,新居民局积极配合温州市公安局在推广温州市统一的电子二维码门牌工作,将该项工作列入各乡镇街“大拆大整”流动人口管理专项行动任务,要求限期按时完成。

    截至目前,我市二维码门牌已全部完成更新,可与温州联网,实现信息互通共享。

    营造新老居民“一家亲”氛围

    开展慰问帮扶服务

    2016年,市新居民局开展急、难、困新居民帮扶救助和优秀新居民慰问共计244例,共计发放补助、慰问金17.3万元。联合团市委、教育局、市志愿者协会、爱心顺风车等部门单位举办“温暖返乡路”、“庆‘六一’汇聚欢乐 共筑梦想”、“夏日送清凉关爱在身边” 、“相约文化馆·关爱新居民子女”等大型公益活动共计15场次,惠及新居民近1万余人;联合人事社保部门开展新居民就业、培训等方面公共服务保障,提供便捷的政策咨询、职业指导等服务,全年举办大型就业招聘会12场,提供就业岗位6145个,开展各类培训、就业指导共计4566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暑期,新居民局联合市文化馆首次推出的“相约文化馆· 关爱新居民子女”活动,在两个月的暑期培训中,组织了9位志愿者教师,为140位新居民子女开设了6个艺术班,受到了新居民的一致好评。

    市新居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居民孩子接触文体艺术的机会比较少,希望通过努力,让他们也能和本地孩子一样,多接受艺术的熏陶,成为“全能型”选手。

    推行新居民素质提升工程

    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新居民业余党校、技校、夜校“三校平台”,开展党政方针、政策法规、工作技能、学历教育等综合素质再教育,全年受训近1万人次。

    开办“新居民业余党校”,举办“新居民党员培训班”2期,培训新居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120人。据悉,该局推出的“新居民业余党校”系全国首创,依托市委党校,开展新居民党员及相关群体的素质培训,并以该校为示范点,以全市企业、中小学校为基础,全面实施新居民党员教育、综合素质培养,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使新居民更好融入瑞城。目前,建立“新居民业余党校”已经成为各地相继效仿的举措,也成了新居民管理工作中的“活招牌”。

    此外,该局还开展“双证教育”(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全年在读128人,2016年取得毕业证书38人。

    市新居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推行一系列素质提升工程,旨在以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为抓手,不断扩大新居民再教育途径,有效满足新居民自我需求的同时,达到“提质”目标,服务企业转型升级,推动我市新居民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

    发挥新居民组织作用

    2016年,红色民意站、新居民艺术团、新居民志愿者服务大队等社团组织,在新居民慰问、救助,思想引导、素质提升,社会稳定、内外融合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积极作用。

    “新居民有困难就找‘红色民意站’!”近年来,位于各个乡镇街道、行业的“红色民意站”成为了新居民口中的“娘家”。据悉,随着我市新居民人数的增多,涉及新居民的矛盾也相应增加,为畅通其诉求渠道,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由新居民担任民意代表,发挥“乡音调解”作用,协助开展新居民矛盾调解工作的“红色民意站”应运而生。

    截至目前,我市已有17个新居民“红色民意站”,它们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增强新居民学法知法守法意识;畅通新居民的诉求表达,加强思想沟通、情感交流、文化融合,帮助解决各种困难,充分发挥新居民与企业、政府部门沟通协调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广大新居民积极参与和谐社会、文明城市、幸福瑞安建设。2016年,新居民“红色民意站”收集反映群众各种意见、建议60多项,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280余人次。

    2016年,新居民艺术团开展各类慰问、宣传演出近9场次,累计观众达12000余人次。市新居民志愿服务大队吸收新居民志愿者5146名,开展义务植树、无偿献血、“五水共治”、清扫创卫等志愿服务活动共计39次,积极参与、支持我市的“两创”工作。

    维护新居民合法权益

    新居民为我市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他们面临的权益保障问题也较为突出,工资拖欠、工伤事故高发、中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此外,新居民权益受到侵害时,还存在诉求表达和维权渠道不够畅通的情况。

    为更好地维护新居民的合法权益,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我市多渠道开展矛盾纠纷调解,重视他们合法权益的维护。2016年,我市各类社会组织、基层司法机构、矛盾纠纷调解机构参与工伤、劳资、斗殴、交通事故等纠纷调解达6681件,成功调解6681件,成功率100%,调解金额达27039万元。

    强化宣传引导,塑造先进典型

    每个来瑞城工作的新居民心里都怀揣着一个梦想,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劳奋斗,在第二故乡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实现个人的价值。近年来,在瑞成功创业的新居民也不在少数,宣传优秀新居民的事迹,可以引导新居民特别是新生代新居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取向,为融入本地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为此,市新居民局联合本报开设《新居民》专版,全年累计刊发26期。组织新居民艺术团开展宣传演出,以新居民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方式,开展党政方针、政策法规、平安文明卫生创建宣传,把牢宣传主动性,特别是2016年与市政法委合作的“平安创建”宣传汇演,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此外, 市新居民局还联合市委宣传部开展“最美新居民”评选,通过网络投票、部门联评,评选出何柏枝等10位优秀新居民,及时发现、培育、宣传新居民典型人物,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三改一拆”进行时
   第00003版:回眸2016特别报道
   第00005版:聚焦点
   第00006版:聚焦点
   第00007版:今日莘塍
   第00008版:新居民
   第00010版:今日仙降
   第00011版:百姓事
   第00012版:百姓事
   第00013版:广 告
   第00014版:家周刊
   第00015版:家周刊
   第00016版:广 告
市新居民局圆满完成“十三五”开局之年目标任务
瑞安日报 新居民 00008 市新居民局圆满完成“十三五”开局之年目标任务 2017-1-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