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新居民在瑞的春节故事
为了大家过好年,他们坚守第二故乡
■首席记者 缪星象 文/图
春节到来之前,很多新居民都踏上返乡之路,享受阖家团圆的时刻,但也有很多新居民依然坚守岗位,为了大家的健康、平安和便利默默奉献。他们把瑞安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把坚守作为祝福。今天,且让我们听听他们在这个鸡年春节里的故事。
“我们在这里,
老人们会更放心”
陈天冬 36岁 医师 老家陕西省汉中市
周印凤32岁 护师 老家内蒙古通辽市
“陈医生,你们过年回家吗?”1月26日,离春节就两天了,平阳坑镇82岁的潘李讲婆婆看完病后问陈天冬。他用流利的瑞安话说:“阿婆,我们在这儿过年呢。”老人点点头:“那我们就放心了。”
36岁的陈天冬是平阳坑卫生院的主治中医师、门诊室主任、医务科科长,他的老家在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他妻子周印凤32岁,是平阳坑卫生院的执业护师,她的老家距离瑞安更远,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2007年和2008年,他们先后来到这里工作,从相识到相恋,2010年结婚,如今女儿已5岁了。今年春节,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二,夫妻俩又是一起值班。农历2015年年底,陈天冬带着老婆孩子回过陕西一趟,而周印凤回娘家,还是2011年的事情。
“那时候女儿才两个月,我休产假有点时间,就回去看看我妈,后来工作太忙一直没回去。”周印凤说,女儿对外婆的印象,仅限于QQ视频聊天。2015年,陈天冬爷爷过世,他得知这个消息时已经举行葬礼了。为了不影响工作,夫妻俩连续上班两个月,通过调班挤出半个月的空闲时间,回陕西祭拜老人,光在路上来回就花了5天时间。
无法回老家过年,地方太远是一个原因,另一原因就是放心不下病人。陈天冬说,平阳坑这儿看病的大多是当地老人,喜欢找自己比较熟悉的医生。刚来这儿时,他和妻子都只会说普通话,为了更方便看病,他愣是在一年时间里学会了瑞安话,妻子则用了两年时间学会,现在问病情、聊天基本上没问题,也赢得了病人信任。2016年,陈天冬服务门诊人次达到22000多人次。陈天冬还获得2012年度瑞安市“百佳新居民”荣誉称号;2014年、2015年两次获得“瑞安市卫生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大年三十晚上,医院里除了值班领导和一位药房药士外,就是陈天冬和周印凤两夫妻值班,当晚的饭菜和平时差不多,就是多了一份速冻饺子,再给家人打个电话,年就这么过去了。
“父母越来越老了,不能陪在他们身边,想想真挺难过。”周印凤说,“来我们这儿看病的很多人也都是留守老人,给他们打针时,常想起我父母,就尽量对病人耐心些,更好些。也许我父母看病时,也会有人这样对他们的吧。”
“为了人们平安回家,
我必须坚守岗位”
袁峰 35岁 交警
老家山东省临沂市
1月31日,农历正月初四下午,35岁的袁峰在56省道乙甲村路口指挥交通,车流缓慢而有秩序地行进。56省道在这里变窄,每年春节假期车流量都很大,是交警马屿中队执勤的重点区域。袁峰在路口连站了好几个小时,记者问他是否辛苦,他却笑了:“前两年春节,我在圣井山路口通宵执勤,冷得受不了。今年换其他同事上去,我的任务算是轻了。”
袁峰是市公安局交警大队马屿中队一位普通民警,老家在山东临沂。他母亲66岁,父亲64岁,妻子则在台州工作,3岁的孩子由她带着。2011年,他研究生毕业考到瑞安之后,每年过年都没回过老家。不过今年春节有点不一样:父母从山东赶到瑞安,妻子也带着孩子从台州过来,一起住在他租的房子里。
“我平时上班一个月有6天休息时间,就回台州,不过队里有特殊任务的话就没办法了。”袁峰说,因为常年见不到老婆孩子,妻子有时也会抱怨,说孩子3岁了,他都没怎么管过。而对于父母,他内心的愧疚更多,两位老人都是本份的农民,现在自己成家立业本应在父母身边尽孝,却连过年都没能回去。
因为思儿心切,两位老人干脆一起来到瑞安,也算过个团圆年。但是袁峰的“春节假期”,只有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这两天是他一年来最开心的时候,和父母妻儿一起包饺子,带他们逛街买年货,哪怕就是坐着聊聊天,也让人感觉非常幸福。大年初二一早,他又回到单位了,他刚到办公室不久,就看到父母站到单位外面,透过窗户往里看。他想叫父母进来,但他们说怕影响他的工作,只是远远地看着。
“我离开了别人就要顶上,大家其实都不容易。我家人也很理解我。”袁峰说,交警的工作性质就是这样。每天执勤,看到路上返乡过年的人,袁峰和他们一样归心似箭,但是为了让人们平安到家,他必须坚守岗位。
“让家人过得更好,
让市民出行更方便”
马光灿 47岁 公交车司机
老家四川省自贡市
1月27日,年三十晚上,47岁的马光灿开完当天最后一班公交车,在满天灿烂的烟花中回到了自己的出租房。屋里亮着灯,妻子范丽萍为他做了满满一桌菜肴:水煮鱼、麻辣鸡、麻辣牛肉、回锅肉、跳水兔……都是道地的老家口味。这个春节,终于过得有点年味了。
马光灿老家在四川省自贡市,他参军16年,曾任士官,是一名老党员,2004年复员后自主择业,做过很多工作。3年前马光灿在老乡介绍下来到瑞安市公交公司,担任3路公交车司机。来瑞安至今,他只有在驾驶证年审时回了两次老家,连路上时间加起来,总共不超过20天,春节则是一次都没有回去。不上班时,如果单位有需要,他都是主动请缨加班工作,3年时间,不管是出勤率还是行车安全率,都是公司里数一数二的。
马光灿说,过年不回家,不是因为不想家,一是工作需要,二是想多赚点钱,让家人过得更好一点。马光灿母亲年迈多病,妻子早些年因为脑部肿瘤做过手术,如今一只脚不听使唤,前两年儿子读高中,妻子一直在家照料,马光灿努力工作,把工资大部分都寄给家里,自己一个月只花500多元。去年儿子考上了大学,母亲有弟弟照顾,一个月前妻子就想过来看看他。到了瑞安后,范丽萍看到丈夫早上5时多就出门,晚上开夜班车21时多才回来,整个春节假期也都在上班,就说:“大过年也不休息,太辛苦了。”马光灿笑笑说:“我们都休息了,公交车谁开呀?”
对于像马光灿这样的公交车司机来说,春节和平时上班差不多。农历大年初三上午,马光灿开着车过莘塍,一个女孩把手机丢车上了,他发现后立即联系上失主,把手机还回去;过妇幼保健院时,上来两位老人,他看到车上没座位,就劝导两位年轻乘客给老人让座。这样的事情,马光灿平时常做,在别人看来挺感人,他自己觉得没什么。“我岳父岳母年纪也大了,前些年都因摔倒骨折过,老人坐车,就得特别关注。”马光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