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较少,工作开展相对容易,有经验可借鉴
南滨街道能实施垃圾分类吗?
今年计划4个村试点垃圾分类,目前正在和相关部门对接
■记者 杨微微
建设美丽乡村需要改善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势在必行。近日,有南滨街道网友在“瑞网议事厅”留言(问题编号28818),建议南滨街道推广垃圾分类,提升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网友建议南滨街道实施垃圾分类
这位网友说,南滨街道处在快速发展期,工业区的建设带来大量人口,生活垃圾在未来几年会快速增长。由于目前我市垃圾处理设施比较滞后,处理容量不足,南滨街道也出现垃圾场垃圾无法及时清运,仅团前垃圾场就曾多次出现垃圾堆自燃或焚烧现象。而这些垃圾主要是生活垃圾,尚不包括工业垃圾。
垃圾分类关乎群众生活满意度,和建设美丽乡村、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目标一致。这位网友建议南滨街道,推行垃圾分类试点,并分析了南滨街道具备试点的优势:虽然南滨街道基础设施落后于其他乡镇、街道,但人口比较少,宣传推广、垃圾桶配套等工作开展起来难度相对较小;垃圾处理设施,比如处理厨余垃圾发酵装置的价格在可承受范围内,厨余垃圾就地消耗,产生的有机肥、沼气可用于农业生产,还可解决稻秆等有机垃圾,彻底解决收割季节大范围焚烧稻秆的现象;高楼镇大京村已试行垃圾分类,该村总体情况与南滨街道相仿,后者可以借鉴甚至直接移植相关经验,工作难度相对较低。
高楼大京村已试行垃圾分类一年多
据了解,2015年10月起,高楼镇大京村被列为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试点村,建有生活垃圾减量化处理站。该处理站可以消化除大京村431户村民产生的垃圾外,还可以为附近大京底、大京山、大京垟三村提供垃圾处置,有效改善了村庄的环境卫生状况和随手乱扔垃圾的不良习惯。
如今大京村家家户户门前放置了两个塑料垃圾桶,垃圾桶分为蓝色和灰色两种,蓝色桶上标注了“可腐烂垃圾”,图文并茂地注明“菜梗菜叶、剩菜剩饭、瓜果皮核、过期食品、鱼头鱼骨、动物内脏”;灰色桶上标注着“其他垃圾”,包括“卫生间垃圾、食品包装袋、一次性餐具、烟头纸巾、破碎碗碟、破旧衣物”,一目了然。
可腐烂垃圾经过处理后,可变成优质有机肥,其他垃圾中的一部分如瓶瓶罐罐,被分拣员送往垃圾回收站,实现再循环。
南滨街道已上报4个村试点垃圾分类
记者联系了南滨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据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徐道华介绍,2016年南滨街道已上报龙潜村、柏树村、外甲村、林中村作为垃圾分类试点村,但具体实施还需要与市农办对接,需要农办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徐道华介绍,今年南滨街道会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但是试点工作需要相关村的村“两委”配合宣传工作,比如如何让村民学会垃圾分类、垃圾处理站的选址等,村民的主动性越高,垃圾分类试点推广就越容易。
“接下来将会与市农办做好对接,同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争取早日启动,以好的试点带动后续推广。”徐道华说。
[相关链接] 我市被列入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县
2016年,我市被列入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减量化处理、资源化利用试点县,同时创建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必须在2017年、2018年两年内完成50%以上村实行垃圾分类处理。
据悉,我市每天产生的农村生活垃圾达500多吨,但平均每天仅约380吨运往市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处理,仍有100多吨垃圾得不到处理。此外,农村生活垃圾乱丢乱放乱烧的现象仍较为突出,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仍十分严重。
我省2014年开始在各地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减量化处理、资源化利用试点,现浙北和浙中部分县(市、区)已实现全覆盖。2015年10月,高楼镇大京村开始实施垃圾分类处理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