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洗洗手液靠近明火会点燃?
记者实验证实:确实如此,大多数免洗洗手液成分主要为乙醇,经常使用易刺激皮肤
■记者 李心如
长时间在户外活动,或在外就餐不方便洗手时,许多爱干净的市民会随身携带一瓶免洗洗手液备用。根据一些商家的宣传,简单搓一搓,就能清洁甚至杀菌消毒。
不过,细心的市民发现,部分免洗洗手液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有的所占比重达一半以上。那么,它会不会像花露水一样,轻易被点燃呢?瑞报记者进行实验求证。
实验
含有乙醇成分的
免洗洗手液
靠近明火会燃烧
记者到超市购买了4种常见品牌的免洗洗手液各一瓶。其外包装上均标注了主要成分有乙醇,其中一个品牌甚至标出乙醇含量63.1%至77%。这瓶洗手液上的使用说明中特别注明:“易燃者,远离火源。”
记者取来4张可以承受烧烤等高温的锡箔纸,分别将4瓶免洗洗手液各倒一些在4张锡箔纸上,打着打火机,靠近洗手液。
第一种免洗洗手液,即医院里医生护士们常用的一种粉红色液体,外包装标注乙醇含量为63.1%至77%。点燃该洗手液时,只见蓝色的火苗迅速蹿起,慢慢地,液体烧尽后,火苗也越来越小直至没有。
第二种免洗洗手液也是液体,瓶身标注乙醇含量为50%至60%。同样,当打火机一靠近,洗手液迅速蹿出蓝色的火苗。
第三种是啫喱状洗手液。打火机刚靠近洗手液,蓝色火苗蹿起,随着时间的推移,火苗从洗手液的最外圈慢慢向中心移动,洗手液外圈经过燃烧后,变得凝固发干。
第四种是儿童使用的泡沫免洗洗手液,瓶身成分标注中并没有乙醇成分。记者挤出泡沫在锡箔纸上,当打火机靠近泡沫时,泡沫遇热融化,并未有火苗出现。
之后记者又尝试点燃普通水洗洗手液,发现无法点燃。
调查
免洗洗手液不可替代流水洗手 常用会刺激皮肤
市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副科长余雪梅介绍,超市里销售的免洗洗手液,主要是一种一次性使用的速干手消毒剂,医院临床也在使用。按照有效成分,可以分为季铵盐类、醇类,其中以醇类为主,最常见的有效成分是乙醇和葡萄糖酸氯己定。
“可以偶尔用之应急,鼓励用流水洗手。”余雪梅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市民最好不要用免洗洗手液代替流水洗手。因为免洗洗手液中乙醇含量较高,长期使用会对皮肤造成刺激,尤其是对酒精过敏的人群,副作用会更明显。
余雪梅推荐了六步洗手法,大家可尝试一下: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第四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第五步: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第六步:搓洗手腕,交换进行。洗手时长至少要等于唱两遍《生日歌》,约为30秒。
链接
很多日用品含酒精 需放置在阴凉处保管
不仅是免洗洗手液,很多日用品都含有酒精或是易燃成分,使用不当会易燃,甚至有可能引发爆炸。余雪梅特别提醒家长,使用这些日用品时一定要看清外包装上标明的注意事项,避免孩子误饮、误食,特别要放在阴凉处妥善保管,远离火源。
那么,生活中易燃易爆的物品有哪些呢?
◆打火机
打火机主要成分是液态丁烷,易燃易爆。司机经常会将打火机遗忘在车里,或者以为只要放在车内晒不到太阳的地方就行了。事实上,只要温度够高,打火机里面的气体很容易膨胀爆炸。如果爆炸时引燃了内饰,还有可能造成汽车自燃。
◆手机电池、充电宝
充电宝、手机电池在高温暴晒下有爆炸危险。如果购买的是劣质山寨货,更易引发爆炸。
◆车载香水
香水的主要成分就是香精、酒精以及水。香水的酒精含量在40%到80%,在空间密闭、空气不流通的车内,再遇上明火,或者助燃的东西(例如点烟),就会发生闪爆。
◆花露水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各种花露水,其主要成分是乙醇、水等,且酒精浓度高达70%。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特意点燃,花露水是不会燃烧或爆炸的,正常使用花露水,不会造成危险。不过,在涂抹花露水后,不要立即进入厨房或靠近火源,因为花露水燃点低,遇到明火很容易燃烧。
◆杀虫剂
杀虫剂几乎是家家户户夏日必备物品,由于杀虫剂中含有有机溶剂,也属易燃品。消防部门提醒,易燃物并非一定要遇到明火才可能发生爆燃,使用杀虫剂时,如果用力过猛,会摩擦生热,遇到易燃物也会导致起火。另外一种可能性则是杀虫剂摆放时间太长,突然打开时里面的气体猛然爆发,就像打开曾用力晃动过的啤酒瓶那样,存在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