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银行理财收益率依旧可观
理财市场迎来一波“小阳春”行情
■记者 项乐茹
经过短期的节假日理财空挡后,2017年新年伊始,各家银行理财新品纷纷出炉,理财市场颇有些“小阳春”行情的味道,各个理财产品收益率不但没有大幅下降,不少银行新推出的理财产品收益还有小幅上升。继“年终飘红”后,2017年的第一波理财产品延续了“开门红”之势。
理财市场业内人士分析,节后此番行情主要是承接2016年末银行理财的“翘尾效应”,再加上年关前后的市场资金面一般都比较紧张,流动性边际趋紧,促使了收益率的上涨。
节后理财收益“余温犹存” 各银行理财产品走俏
“春节期间就收到了银行发来的短信,我看新发售的理财产品收益还不错,就在节后买了一点。”这一周,市民葛女士经过比较和选择,最终用手头的10万元资金购入了工商银行一款期限181天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4.2%。经过股市的震荡后,她现在更加偏爱收益率稳定、风险系数低的理财产品。
建设银行瑞安支行个金部经理李秀慧告诉记者,该行春节之后新发售的多款保本型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了3.5%及以上,产品期限以3个月、6个月及9个月等中长期限为主,而非保本型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则达到了4%左右。“最近的理财产品一发售就会卖光,受到很多稳健型客户的青睐。”她说。
节后理财收益“余温犹存”也在其他银行得到了证实。瑞安农商行理财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近期该行发售的3个月、半年期保本型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都达到了4.5%,相比春节节前还有小幅微涨。同样,温州银行等商业银行工作人员也表示,年后发售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也有所上涨。
记者梳理一番发现,2016年年末到2017年春节节后第一个星期,中小银行的理财产品都达到了近期最高水平,国有大行则略逊一筹,产品收益提升不大,但也维持一定水平。其中,受资金面偏紧的影响,不少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站上了4%的关键点。
货币政策相对收紧 催红理财产品收益
除了银行理财产品外,不少人熟悉的互联网“宝宝类”产品收益率也较为可观。以支付宝余额宝为例,节后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相比节前不但没有下跌,反而一路微涨,目前稳定在3.63%左右。
银行人士分析,春节节后这一波“小阳春”行情,主要是承接2016年末银行理财的“翘尾效应”,再加上年关前后的市场资金面一般都比较紧张,流动性边际趋紧,促使了收益率的上涨。“金融机构去杆杠等货币政策的收紧,银行倾向于吸储来缓解市场资金面趋紧的情况,因此理财端收益也会相应有所提升。”瑞安农商行理财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而对于未来理财产品的走势,我市相关银行分析人士认为,从短期看,一季度之内,银行理财产品基本上会维持目前水平,总体收益率会比前两年同期高。而从长远看,在“去杆杠”的背景下,“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趋紧,再加上理财产品的监管趋严,虽然目前理财市场因央行收紧货币政策而暂时推高了收益,但今年理财产品收益率走势还不能明确预估,但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并不大,或还处于下行趋稳的通道中。
理财师建议投资者,2017年央行货币政策会相对收紧,但幅度不会过大,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相较于去年不会有太大变化。如果近期有投资意向的,可以购买一些收益不错的短期产品,掌握这波行情,及时锁住收益。投资者可以关注各家银行在部分节点或是网银、手机银行等特殊渠道推出一些较高收益产品,此类产品一般销售期较短,份额有限,因此下手要快。有长期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意向的,需要随时密切关注国家货币政策、美元等影响因素,作准投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