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二
教你炒一锅
色香味俱全的芥菜饭
文 | 图 孙文静
编者按:新年伊始,瑞安日报《生活周刊》开出了一档美食新栏目——《好食者》,喜好食物,喜好吃食,每期由厨娘孙小猪分享一份独家食谱和做食心得。
二月初二的芥菜饭
二月初二“龙抬头”,万物此时真正苏醒,春真的来了。在瑞安民间,一直有二月二“吃了芥菜饭不生疥疮”的说法。谁也说不清,这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但却有着一段有趣的传说。相传乾隆皇帝微服察访民情,到浙南一农户家中,发现一名饱读诗书的青年张某因家境贫困,无法进京赴考,只得在家苦读诗书。张某热情好客,请乾隆皇帝吃顿便饭。正当准备做饭时,张某发现米缸里的米不够吃,又没菜肴。张某临机一动,计上心来。叫其妻先准备开火,自己从后门出去到菜园里剥来一把碧绿幼嫩的芥菜,加点佐料,煮成一锅绿中夹白的芥菜饭。乾隆皇帝平时吃惯了山珍海味,生猛海鲜,且时至晌午,早已饥肠辘辘,一闻到这芳香扑鼻的芥菜饭,食欲大增,吃得津津有味,并赞不绝口,连问这绿里夹白的饭是怎么做的。张妻答道:“这叫芥菜饭,吃了不会生疥疮。”这天,刚巧是农历二月初二,二月二吃芥菜饭的习俗便从此传了下来。
也有老人回忆说,旧时,老百姓生活贫困,卫生意识淡薄,再加上缺医少药,皮肤病(如疥疮)患者多,且易传染。芥菜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及维生素C,经常食用富含叶绿素及维生素C的蔬菜,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增强抵抗力,对人的皮肤有好处,才有了“二月二吃了芥菜饭不生疥疮”的说法。
芥菜饭饭松菜嫩,香甘爽口,别有风味。《瑞安县志》说,“取芥菜煮饭食之,云能明目,盖取清精之义”。芥菜饭佐料有肉丝、香菇丝和虾米等。每年二月二,家家户户都会炒芥菜饭吃,好多社区都能“蹭”到芥菜饭,堪称全城芥菜饭的节奏。
教你炒芥菜饭
炒芥菜饭,主角就是芥菜。芥菜植株硕大,叶片儿有阔叶和鸡爪叶之分,又绿又嫩又肥,种植简单,生长期长,耐摘剥。叶梗可随剥随吃,且剥得越勤,长得越快。有民谚:“小孩不教不成人,芥菜不剥不成簇。”特别是农历二月的芥菜,历经严冬的风霜,又刚抽心,甜美而鲜嫩,这个时节的芥菜是最好吃的。
芥菜饭看着虽简单,但并不是人人都会做。关于芥菜饭里该用芥菜梗还是芥菜叶,该用酱油肉还是三层肉,该用糯米还是普通大米,该炊熟米还是煮熟米,也是众说纷纭,每家都有自己的炒制方式,自成一派。
炒芥菜饭时,很多人会将芥菜梗和叶一起炒,但叶子容易出水,跟饭一起拌炒时,炒出来的饭容易成团,一般建议最好只取芥菜梗。米饭讲究的要用糯米,普通的用优质大米也可以。米要经水浸泡后炊熟,要求炊出来的米饭颗粒分明,又不夹生,也可以直接煮至,煮好后米饭光洁度要好。饭和芥菜要一比一的比例。配料有肥一点的三层肉晒制的腊肉或直接将三层肉切碎,水发香菇均切丁、小葱切细,虾米用料酒浸泡。炒制时,最好是用猪油,口感会润滑一些,但不能太多,太多会腻而且容易滑肠。
刚出锅的芥菜饭饭松菜嫩,绿白相间,米饭油光发亮,香气四溢。小时候一直以为芥菜饭是二月二才能吃的,平日里是吃不到的。长大了,尤其是自己会做饭以后,每每看到菜场里鲜嫩的芥菜,心里就冒起想做芥菜饭的念头。芥菜上市的时候,芥菜饭随时可以自己动手做,也不局限于二月二这一日。但我想,每当农历二月二,一碗芥菜饭,这既是习俗也是乡愁。过节,虽老套,但生活总归要有点仪式感。
STEP
1、材料:芥菜、糯米、虾米、酱油肉、香菇、胡萝卜、盐、糖、料酒、葱花;
2、糯米在水里浸泡一夜,沥干后放蒸屉上蒸熟,放凉后备用(要硬质一点,软了要粘锅);
3、将芥菜、腊肉、香菇、酱油肉、胡萝卜切成丁,虾米泡在料酒里;
4、锅里放猪油,油热后放酱油肉、香菇、虾米炒香,再加入芥菜、胡萝卜翻炒;
5、加入蒸熟的糯米饭翻炒;
6、加适量盐、白糖和料酒调味,撒上葱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