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运管局开展“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
出动2160人次,查处违章车辆382辆
■通讯员 金林微 余鹏鹏 张炳镭 记者 黄君君
近日,市运管局按照前期制定的“打非治违”工作的整体要求和安排,针对我市道路运输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周密计划,精心安排,全方位开展道路运输行业“打击非法营运、整治违规经营”的专项整治行动,目前已查处违章车辆382辆。
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多次慧眼识破假牌车。什么样的车会是假牌车呢?从以下两个案例中,大家可以对假牌车有一定的了解。
假牌车一:
车身布满灰,
轮胎没气
2月15日上午9时,执法人员在老瑞湖公路永久机电学校旁边发现一辆车牌号为浙CFT372的“出租车”。该车外观及内部配置与正规出租车一致,但车身布满灰尘,前轮轮胎气压严重不足以致车身偏移。
一般情况下,由于出租车经常上路行驶,车况较好,不会发生此类情况。心存疑惑的执法人员随即通过监控管理平台查询该车,发现查无此车。原来这是一辆套用正规出租车牌照的假牌车。
依照《行政处罚法》第22条的规定和《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市运管局将该案件移交至交警玉海中队展开进一步调查。
假牌车二:
白天乡间“晒”太阳,
半夜路上营运忙
2月21日9时55分,市运管局执法人员巡查到潘岱街道林岙村菜市场旁的居民楼前时,发现一车牌为浙CMT081的“出租车”。此车车身清洁,车况良好,顶灯、计价器一应俱全,车漆与正规出租车完全一致,车牌还敲有章印,后车窗上贴着“广告位招租”。
对于出租车司机而言“时间就是金钱”,这辆出租车为什么大白天不营运,反而停在乡间小路“晒太阳”?
据附近居民反映,该车自去年11月开始就白天停靠在河边,大半夜出来营运。这一异常现象令执法人员疑窦丛生。随即,执法人员联系监控指挥中心调取该车车牌及比对GPS行车轨迹。经对比,该车竟是辆假牌车。
执法人员告诉记者,为了降低违法成本,假牌车一般由一些淘汰下来的老旧车辆改装而成,而该假牌车司机反其道而行,选用车况较好的车辆进行改装,加大了执法人员的查处难度。而如此深度的“假牌车”在我市还是首次现形。
由于该车司机不在现场,执法人员联系了交警陶山中队前来拖车。拖车来了,却因为路窄无法进入;想通过人力推车的方式将车推到马路上,却发现方向盘被锁死。执法人员只好通知附近的修理厂电工前来帮忙,不料该车方向盘较为难拆,此法又行不通。
当时正值中午,现场的围观群众越来越多,有村民提议通过叉车的方式将车转移到马路上。“我去把叉车开过来,提供免费的帮助。”一位热心村民站了出来。
热心村民用叉车辗转腾挪近一个小时后,终于将假牌出租车拖至路边。现场村民纷纷拍手点赞,并拿出手机拍现场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上。“这种假的出租车我们老头子认不出来,坐上去真是太危险了,谢谢你们!”村民林大爷说。
执法人员以围观群众众多这一契机,现场宣传乘坐“黑车”的危害性及简要识别方法,并倡导市民自觉拒乘“黑车”,若发现“黑车”可立即拨打12328投诉电话举报。
出动2160人次,查处违章车辆382辆
在整治行动前期,市运管局稽查安全科加强宣传,约谈各大出租车企业负责人,重点约谈并劝退长期从事“黑车”生意的驾驶员,引导其报考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从事正规出租车经营活动。
目前,市运管局为此次整治行动已累计出动2160人次、执法车辆435车次,查处违章车辆共计382辆,其中未经许可擅自从事出租客运经营(“黑车”)50辆,假牌车6辆,异地营运20辆,整改车容车貌不规范259辆,出租车司机未参加安全学习21人,未办理注册手续27辆,未按规定使用计价器24辆,未在规定位置摆放服务证30辆。其中,移交交警部门6件,立案171件,处罚159件,罚款60.76 万元。
市运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与相关单位的联合执法力度,将“打非治违”行动持续引向深处。
识破假牌车有技巧,大家不妨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