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7版:今日莘塍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她们传递温暖向善的力量
——访3位普通又美丽的莘塍女性

    她们传递温暖向善的力量

    ——访3位普通又美丽的莘塍女性

    ■记者 金汝

    忙碌的现代社会赋予了女性诸多角色,除了母亲、妻子、女儿、儿媳,她们还可能是村支书、企业家、志愿者……在莘塍,越来越多的巾帼活跃在社会舞台上,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昨天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记者带您认识3位优秀的莘塍女性,近距离了解她们的故事。

    张微萍:热心肠的妇女主任

    3月6日,记者从市妇联获悉,莘塍街道下村村妇代会主任(妇联主席)张微萍荣获“浙江省最美妇女主任”称号,我市仅1人获此奖。

    当好村妇女主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003年至今,张微萍在村妇代会主任(妇联主席)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4年。

    自从担任妇代会主任以来,她充分发挥一名妇女干部的作用,工作尽职尽责。在她的努力下,村里投入3万多元,完善村“妇女儿童之家”,同时将专项经费纳入村财务预算。

    为了提升女性村民的素质,下村村与相关单位联合开展女性大讲堂,邀请虞爱萍律师做新《婚姻法》、反家暴知识培训,吸引了七八十名女性村民参加。

    下村村和市委农办合作,运用家政培训和远程教育培训等多种渠道,为村里妇女开展各类培训20多次,培训近600人次,转移妇女剩余劳动力100多人。其中母婴保健培训吸引了140多人参加,上课时,村办公楼会议室里几乎爆满,很多人听课后回访时,竖起大拇指说学到不少育儿经。

    张微萍是个热心肠。日常走访村民时,她特别留意群众的心声,力所能及地帮助大家解决一些问题,尤其是关注弱势群体,多年坚持走访慰问村中困难妇女。谁家有大事小情的,她总是跑前跑后,她也因此被一些村民称为“知心姐姐”。

    村里一女子外嫁他村,不堪忍受丈夫“家暴”,找到张微萍寻求帮助。担任市人民陪审员多年的张微萍,为该女子联系了律师,积极引导她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张微萍还是莘塍街道的文艺骨干。2010年,她与7名闺蜜成立莘美俱乐部,不仅经常参加各类文艺活动,还为周边文艺爱好者免费培训排舞、健美操、快板等。如今,该俱乐部已有会员近80人,大多是莘塍及周边地区的女性村民。

    在张微萍的付出及村“两委”的支持下,下村村被评为全国示范妇女之家,村计生协会获评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协会,张微萍也多次获市、街道“‘三八’红旗手”、“优秀妇代会主任”等荣誉称号。

    吴凤兰:为公益事业出力

    吴凤兰今年64岁,退休近10年,现在担任莘塍街道周田湾居民区创卫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平时,她负责安排每天的环卫巡逻,并经常和志愿者们一起清理垃圾,清洗小广告和垃圾桶。

    据悉,该志愿队成立于今年1月,现有成员30多人,大多是该居民区的退休居民,其中大部分成员为女性。在创卫工作中,巾帼志愿者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她们提醒路人不要将垃圾扔进河里,仔细清理背街小巷的卫生死角、小广告,提高居民爱护家园的意识……

    “能为我们的家园环境卫生出一份力,我觉得开心且充实。”吴凤兰说,家人都非常支持她这么做,“能为莘塍的环境卫生出一份力,这种感觉挺好的”。

    周田湾居民区的温瑞塘河滨水长廊曾经是当地住户休憩的好去处,但是一度被贴上了“脏乱差”的标签,附近的居民、商户颇有怨言。

    在环卫整治过程中,周田湾居民区把沿河景观区域作为治理重点,发动老协会员、党员等规劝车主有序停车,粉刷凉亭,清除小广告,清理垃圾、杂草丛。尤其是创卫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以来,以3人为一组,每天穿梭于道路和楼栋之间,清理垃圾、清洗垃圾桶,并倾听群众反映的问题,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给居民区“两委”。如今的滨水长廊干净整洁,垃圾桶整齐摆放,地面几乎看不到垃圾。

    去年农历十二月廿七,巾帼志愿者也没闲着。涂香妹、林爱弟、陈秀兰等人提着水桶,手拿刷子、抹布等工具,仔细清洗花坛护栏,每个细微处都不放过。

    护栏长约300米。她们弯着腰,一干就是大半天。经过2天的努力,护栏褪去了厚厚的灰尘,焕然一新。

    顾素珍:新居民女能手

    莘塍是我市工业重街,企业、务工人员众多。近年来,莘塍企业里涌现了许多具有独特风采的巾帼能手,来自江苏的顾素珍就是其中一位。

    1999年,26岁的顾素珍第一次踏上瑞安的土地。彼时,她是成千上万涌进瑞安的劳务大军中的一员。初到瑞安,她遭遇了语言不通、技术不懂的“玻璃墙”。但她并不气馁,刻苦钻研技术。在飞云务工3年后,她进入了莘塍一鞋企,从最基层的岗位做起,与企业共同成长。

    在瑞安工作、生活了18年,顾素珍已经习惯了本地的环境。因此,车间工人遇到烦心事,时常找她念叨。她也尽己所能,帮助同事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难题。

    一些新居民员工初来瑞安,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出租房,希望搬到公司职工宿舍,顾素珍马上了解宿舍空缺情况,并为他们办理手续;过去,有员工为了省钱,不愿意参加社会保险,顾素珍苦口婆心劝导,督促员工缴纳社保费,并帮忙张罗其子女入学事宜……

    她说:“外来人员融入本地需要一个过程。我和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懂得他们的辛苦。正因为懂,他们有了困难,我应该站出来帮助他们。”

    顾素珍的瑞安方言说得并不顺溜,但这并不妨碍她把瑞安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如今,她和丈夫都在莘塍工作,工作之余也常逛逛街,看看瑞安的风光。孩子在莘塍读完初中,现在在南京读大学。放假了,她偶尔也会把江苏老家的父母接到瑞安游玩。

    顾素珍在瑞安找到了归属感。她说,从最初的人生地不熟到现在的完全融入,瑞安让她感觉十分亲切,希望以后能够在此扎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在现场
   第00005版:百姓事
   第00006版:百姓事
   第00007版:今日莘塍
   第00008版:新居民
   第00010版:财富榜
   第00011版:公 告
   第00012版:远望角
   第00013版:玉海楼
   第00014版:广 告
   第00015版:家周刊
   第00016版:家周刊
她们传递温暖向善的力量
莘塍街道“三八”妇女节活动丰富
瑞安日报 今日莘塍 00007 她们传递温暖向善的力量 2017-3-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