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子吃了五分熟牛排后
体内长出5.2米长的虫子
疾控中心:生食、半生食肉类都可能患绦虫病
■记者 陈成成 通讯员 郑剑
昨日,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对市民周先生进行电话随访,得知周先生大便正常且无不适症状,工作人员叮嘱其还要细心观察,待3个月后无恙才算完全康复。周先生究竟得了什么病,需要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这般关注?
原来,周先生几个月前吃了五分熟的牛排,后经常腹痛拉肚子,于上月才被诊断为牛带绦虫病例。据悉,这也是温州市近10年来首例由疾控系统报告发现的带绦虫病例。在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周先生在服用南瓜子、槟榔煎剂和硫酸镁后,最终排出5.2米长绦虫,经显微镜镜检后确诊为牛带绦虫。据悉,这也是继去年金华浦江报告1例牛带绦虫病例后,全省近年来发现的第2例牛带绦虫病例。
吃了五分熟带血牛排后常常拉肚子
去年国庆期间,周先生在市区一家西餐厅吃了五分熟的带血牛排。此后,他常常腹痛拉肚子,开始并未在意。今年2月26日,周先生在排出粪便中发现一条约2厘米长的白色物体。于是,他带着该物体来到瑞安、温州多家医院就诊,最终经温州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发现,该物体为带绦虫孕节片,其中还带有带绦虫虫卵。
温州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防制所工作人员表示,这是近10年来温州市疾控系统报告发现的首例带绦虫病例,在全省来说都十分罕见。“如果不及时驱虫治疗,可能会造成肠梗阻或肠出血,如果是猪带绦虫,还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驱虫、鉴定就成了当务之急。医院没有治疗的先例,市疾控中心根据医学文献上记载的驱带绦虫的最佳方式,对患者进行驱虫治疗。
经过一周的清淡饮食,3月15日上午,疾控专家来到患者周先生家中,先给他服用南瓜子125g,约1小时后,又让周先生服下100g槟榔煎成的200ml中药药剂。约11时5分许,周先生再次服用36g硫酸镁和2000ml矿泉水。据疾控中心工人员解释,南瓜子加槟榔,起到的作用就是让虫体麻痹,减少吸附力。硫酸镁可以起到导泻作用,虫体吸附力减弱后,就能随着排泄排出体外。中午12时,周先生成功排出带绦虫。经显微镜下镜检确定为牛带绦虫,长5.2米,令人放心的是,绦虫头节也已顺利排出。
专家解释,与普通蛔虫不同,带绦虫由1个头节、1个颈节以及成百上千个成节与孕节组成。如果头节没有顺利排出,在3个月内还会长出新的颈节、成节和孕节。因此,头节是否排出是驱虫成功的关键。但为保险起见,周先生还需进行为期3个月的观察,待3个月后才算治疗结束。
常腹痛腹泻,粪便里有白色物体可能是患绦虫病
据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生食或半生食牛肉、猪肉、鱼肉,都有可能患带绦虫病。以牛肉绦虫为例,牛在吃草时摄入带绦虫的孕节片,牛就成了绦虫的中间宿主,绦虫虫卵进入牛肉里发育成囊尾蚴,也就是幼虫。这种牛肉未经冷冻,被煎成5分熟甚至3分熟牛排后,幼虫并未被杀死,就进入人体内,寄生于人体小肠上部。头节依靠其含有4个吸盘吸附器固定于小肠里,不断吸收人体内的高蛋白,从而不断长大变长。孕节内充满虫卵,多达数万个,通常单独或数节从链体脱落,随粪便排出体外。
患上带绦虫病后,长期不治疗的话,就会导致肠梗阻、肠出血。如果是猪带绦虫病,还会进入人体脑部,引发脑水肿等严重症状。
专家提醒,如果市民有吃生食、半生食肉类的习惯,且常常腹痛腹泻、粪便里偶尔发现有白色物体,可能就患有绦虫病,需要到疾控中心做检测,进行驱虫治疗。绦虫病防治不难,一般来说,在零下12度冷冻24小时,或者高温煮熟,绦虫虫卵就能被杀死。只要不生食或半生食猪肉或牛肉,生、熟猪肉、牛肉不混用砧板、菜刀,就可以避免该虫的感染。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