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拥有企业技术中心46家
“创新大脑”引领企业升级
■记者 潘敏洁 通讯员 林丽云/文 王鹏洲/图
企业技术中心是企业创新的“大脑”,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集聚创新资源的主要载体。近年来,随着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我市越来越多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获得更高层次的认定,跻身“省队”、“国家队”。去年,“国家队”表现颇为抢眼:研发投入高达39329.7万元,新产品销售收入590387.6万元,新产品产值率为52.8%。
据统计,目前我市拥有46家企业技术中心,其中2家国家级、10家省级、34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形成了市级、省级、国家级三级架构,企业的创新和创富能力不断提升。
[省队] 新增7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去年,我市新增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值得关注的是,这是我市时隔三年后再次入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入选的这家企业是浙江雅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该企业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温州市领军型企业,是一家专业生产汽车座椅配件的企业。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是对我们企业多年来创新驱动发展的肯定,也充分体现了企业在国内汽车座椅金属冲压件行业技术的领先地位。” 雅虎综合部部长张克世说。据介绍,雅虎企业技术中心以研究环保、安全、科技的汽车座椅技术为主要研发方向。10多年来,该公司通过消化吸收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技术,自行创新设计开发了多种新产品,并通过设备改造和购置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等,使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平,与国外同类产品在产品质量、价格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2013年—2016年,雅虎技术中心共开展自主研发项目70多项,获得专利50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
往年,我市获得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主要集中于汽摩配、机械制造等行业,而近两年来,我市的时尚轻工业也在逐步发力。如此次新增的市级企业中心名单中,浙江倍发来服饰有限公司名列其中。
倍发来多年来通过自主研发的模式,开发各种袜裤产品,成为我市袜业的龙头企业。7年前,倍发来成立了技术中心,每年按销售收入不少于3%提取递增研发经费,保障科技人员的活动经费及购置仪器设备所需资金。针对市场需求,该公司成功研发了抗疲劳防菌袜、保健袜、防滑袜等多款新产品,目前拥有16个外观设计专利,6个实用新型专利。
[国家队] 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如果把建设企业技术中心比作一座金字塔,那么行至最顶端便是企业在技术领域的最大荣耀,我市华峰集团有限公司、温州瑞明工业有限公司早在多年前便已先后攀登上了顶峰。据统计,去年,华峰、瑞明共研发投入高达39329.7万元,新产品销售收入590387.6万元,新产品产值率52.8%。
作为我市首家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华峰,于2003年被评定为省级技术中心,2009年升级为国家级。据华峰集团工作人员陈一帆介绍,华峰集团的企业技术中心建立于2001年,目前拥有技术人员3000多人,每年企业平均投入3亿多元用于产品研发。
一直以来,创新是华峰高速发展的强劲引擎,华峰广开专家级技术人才的引进渠道,注重培养技术研发力量,构建了产学研一体的多层次、开放式技术研发体系。据统计,去年,华峰集团研发投入33861.7万元,新产品销售收入471748.6万元,较2015年净增30404.8万元,新产品产值率为49.27%,远远高于我市平均水平。
去年在杭州G20峰会上,瑞明的缸盖品牌借吉利汽车的平台,凭借优异的技术和品质配套于吉利博瑞,接受世界检阅。去年该公司生产的缸盖类产品比2015年生产量增加21.41%,连续三年来全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动机铝部件市场占有率第一,成为我国汽车发动机铝部件行业领军企业。缸盖类产品仅仅是瑞明技术中心开发的其中一项明星产品。
瑞明技术中心自成立以来,逐年加大对科技发展的投入,于2007年认定为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2012年升级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据统计,去年“瑞明”研发投入5468万元,新产品销售收入118639万元,新产品产值率高达73.8%,可见新产品在瑞明的分量。
[格局]
市级、省级、国家级三级架构
“我市大多数企业都设有研发部门,但专门成立独立的技术中心并不普遍;并且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条件相当严格,重点评估审核企业的创新意识、研发实力与能力,当然级别越高‘含金量’也越高。”市经信局技术进步科工作人员说。
近年来,我市在拓宽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领域和规模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建设高水平的研发机构,大力实施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工程,引导和督促企业不断完善技术中心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加大研发仪器设备和研发经费的投入力度,推动以技术中心为主要平台,开展人才引进与培养、新产品开发与推广应用等工作。眼下,技术中心已然成为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市被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占温州认定总数的40%;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温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4家,形成了市级、省级、国家级三级架构,企业的创新和创富能力不断提升。
这些数字也进一步证明了我市企业的创新实力,华峰从2015年研发资金31989.4万元提高到去年33861.7万元,瑞立从4555.6万元到6100万元,胜华波从4680万元到5206万元,瑞明则从3892万元到5468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我市对获得认定技术中心的财政补助也在逐年加大,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由原来的50万元上升为300万元,省级技术中心为20万元奖励,市级中心为10万元奖励。
接下来,我市将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技术中心的指导和服务,培育新的增长点,认真做好技术中心运行情况的跟踪分析,引导企业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及研发投入,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风险抵御能力,把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作推向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