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已有753人登记捐献“生命火种”
“90后”小伙当了爸爸,登记捐献造血干细胞作为纪念
为生命接力,在瑞安蔚然成风
■首席记者 缪星象 通讯员 温兴染
3月20日上午,市红十字会办公室来了一位“90后”小伙葛亚如。他此行目的非常明确——登记捐献造血干细胞,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团队。填表登记、采集血样,一切非常顺利。临走的时候,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他闲聊中问道:“为什么想要捐献造血干细胞?”小葛嘿嘿一笑:“我刚当了爸爸,以此作为纪念!”
从2008年我市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以来,随着宣传工作的深入,捐献“生命种子”救人越来越深入人心,登记捐献的志愿者人数不断增加,登记原由也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有人把登记捐献作为一种纪念,有人把这件事情当做分内之事、有人为了感恩而来……登记捐献造血干细胞,已成为瑞安人自发、自觉、自然的爱心之举。
成为了爸爸,他懂得生命的宝贵
多一人加入,患者就多一分希望
3月20日前来登记的葛亚如,今年27岁,老家在河南。他到瑞安工作两年了,现在是一家培训机构的数学老师。
关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相关知识,葛亚如很早就有了解,也有过登记捐献的想法,但真正让这个想法转变为行动的,是他人生的重大变化。2017年1月份,葛亚如成为了父亲,看到孩子天真可爱的笑脸,他明白了生命的宝贵,也想了很多。“如果孩子将来遇到困难,会有人帮忙吗?如果我们想要别人帮助,就要先帮助别人。”葛亚如说,他想到了登记捐献造血干细胞。刚开始他的妻子觉得他的思路跳得太快,当爸爸和捐献造血干细胞好像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但是听了他的想法,妻子不但理解,而且很支持。
26岁的洪鹄,老家在瑞安马屿。4年前她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就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意义和过程有所了解,知道这是件于己无害却能救人的好事。“那时就想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只是一直没能如愿。”她说。去年9月份,她无偿献血满半年了,就专程去做了登记,成为一名中华骨髓库志愿者。对于这件事情,她觉得本身不是大事儿,而是举手之劳。她说:“造血干细胞匹配的概率极低,也许我登记之后一生都没有机会真正帮助到他人,但是每多一个人加入,患者们也就多一点希望。”
“现在不登记年龄过了可惜”
“得到他人帮助也要帮助他人”
43岁的赵先生是我市一名医生,去年9月份,他来到市红十字会登记捐献造血干细胞。作为医生,他觉得这件事情再自然不过了。“我每年都会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和献血差不多,我也不年轻了,现在不登记,等年龄过了就太可惜了。”赵医生说,不少同事也都有登记,不过大家平时都不会刻意去聊这件事情,因为他们觉得:符合条件就登记捐献,这很平常。
和赵医生相比,今年19周岁的小彭则是出于感恩。
小彭来自湖岭镇,家庭条件一般,去年考上了大学,学费却成了问题。在市红十字会“华峰诚志助学基金”的帮助下,小彭圆了大学梦。当她得知到市红十字会就可以登记捐献造血干细胞时,马上表示希望登记捐献。“我和五六位高中同学都登记了,我们的想法就是:得到了他人的帮助,也要帮助他人。”
爱心逐年增加,总数达753例
平均2.6天就有一人登记
记者从市红十字会了解到,我市从2008年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以来,登记人数逐年增加。2012年以来,每年平均有132人登记。2016年为141人,平均每2.6天就有一人登记捐献造血干细胞。至今,我市登记入库的志愿者已达753例。近年来,我市共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4例,挽救了4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
这些成功捐献的案例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2015年7月,陈福春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救助外地一位白血病患者。他说:捐献造血干细胞,对于自己的举手之劳,对于他人却有生死之别。陈福春的事迹经过多家媒体报道后在全市引发爱心热潮,2015年7月份到当年年底,共有107人登记捐献,其中高峰期就出现在八九月份。
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卢月丽介绍,近年来,我市登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数不断增加,登记的原因也日趋多元化、个性化。这一方面说明瑞安是一座大爱之城,人们拥有博爱、奉献的精神。例如徐丽瑞、陈福春、林隐、陈玲选这4位已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他们在得知匹配成功后,都是义无反顾地做好捐献前的一切准备,让人们非常感动;另一方面,这种变化也说明,经过多年来市红十字会的大力宣传和发动,市民的意识在不断提升,对于造血干细胞采集技术也比较认可。从这些成功捐献的案例中就可以看出,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但可以挽救他人的生命,也无损于自身健康。
“只有登记捐献的志愿者越多,患者配型成功的几率才会越大,才能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队伍中来。”卢月丽说。
[相关链接]
捐献
造血干细胞
过程挺简单
一、登记成为志愿者
提前预约。您可以拨打电话0577-58802906(地址:瑞安市罗阳大道968号时代大厦A幢706室)和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叶老师预约。您也可以在献血点告知工作人员,现场采集。
预约成功后,填写《志愿捐献者同意书》。
取血采样,成为一名中华骨髓库志愿者。
二、初配、高配之后
如果您的血液样本初步配型与病人相合,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会联系您,再次了解您的捐献意愿是否有变。当患者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人员会再次联系志愿者,在志愿者签署《采集高分辨血样同意书》后,从其静脉抽取10毫升左右血样,取得志愿者的HLA数据,再上传到数据库。
这次检测通过之后,医生将制定一份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计划,并安排对志愿者进行采血。在采集造血干细胞前,通常会使用一种药物动员剂,之后对志愿者正式进行采血。患者接受志愿者的血液馈赠,完成移植手术。
三、捐献后一至两周即可恢复
获得造血干细胞对于患者来说,能恢复骨髓的功能,恢复造血,重建免疫,获得生命延续。造血干细胞移植,除可以治疗白血病之外,还可以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缺陷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溶血性贫血等疾病。这些患者单靠化疗往往很难长期存活,但经历化疗后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有75%的患者能够被治好。
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对于捐献者来说,一至二周左右外周血常规即可恢复正常,对身体没有远期不利影响。18至45周岁身体健康的市民均符合捐献条件。
温馨提醒:未婚者请征求父母的意见,已婚者请征求配偶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