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9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塘下教育学区举办“剿劣”主题征文比赛
塘下学子用笔描绘“剿劣”故事

    塘下教育学区举办“剿劣”主题征文比赛

    塘下学子用笔描绘“剿劣”故事

    ■记者 黄国夫/整理  陈立波/图

    剿灭劣V类水是时下社会上的热门词。对塘下的中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剿劣”是咋想的,又会为此做些什么?日前,塘下教育学区积极引导中小学生参与到五水共治活动,举办了“剿灭劣Ⅴ类水”主题征文及绘画比赛。

    初中征文比赛采取现场作文的形式,3月27日下午已经完成比试。经过评卷,多篇优秀作文脱颖而出。因版面有限,本版摘录部分学生的作文。让我们一同领略学生眼中的五水共治和“剿劣”行动。

    一条鱼和它的梦想

    塘下镇鲍田中学 七(1)班  戴依瑞

    我,只是一条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鱼。可我也有自己的梦想,我微小的梦想只不过是想让天变得更蓝一些,树变得更绿一些,水变得更清一些,仅此而已。

    我一生中最美好的童年时光,就是在这个小村庄旁的一条小河中度过的。河水清澈见底,夏天河上还漂浮着许多碧绿的浮萍和绽放的荷花。那时我常常把头探出水面,望见远处的青山绿水,小河旁的青翠树木,绿油油的草地以及满地五彩缤纷的鲜花……

    可是好景不长。曾经美丽富饶的小村庄,摇身一变成了一座繁华热闹的国际大都市,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但是一棵棵大树不见了踪影,原本绿油油的草地以及满地的鲜花被一条条崭新的柏油马路取代……连我们的河道都变成了黄色的,上游浑浊而发臭的河水,让我们这些世代生活在这条河里的鱼不敢靠近。

    我很纳闷:为什么我们的家园变成这个样子?我悄悄把头探出水面,看见一些人正在往河里丢垃圾。最让我震惊的是,一家违法小工厂正在往河道里排污水——完全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污水!

    一个身穿西服的男人叼着烟和一个工人聊天。

    “今天做了多少?”

    “挺多的,挣来的利润算算也有不少了。”

    “那你准备怎么处理这些污水?”

    “直接排入这条无人问津的‘黑臭河’呗!也没有人发现……”

    “嘘,小声点,别给别人听见了,这条河已经被列为劣V类水重点整治对象。不过你这样干也不错!”

    穿西服的男人一边说着,一边随手把烟头扔进河里。点点微弱的火星散入河道中,发出“嗞”的一声。

    我很气愤,但也很无奈。我只是一条普普通通的鱼儿,也只是有着简简单单的梦想,就是想让昔日美丽的河道重回我们的身边……

    点评:本文行文自然流畅,构思巧妙,立意深刻。作者先以梦想开头,又以梦想收尾,使得整篇文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作文从一条小鱼、一个小梦想等小处落笔,却以小见大,站在一条鱼的角度审视河水污染这个大问题,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同时引人深思。

    (指导老师:徐慧拉)

    与你共游

    塘下镇鲍田中学  八(4)班  余心茹

    初春的早晨,我坐在河滨公园的椅子上,翻开泛黄的纸张,空气中似乎弥漫着氤氲的樟脑香气。

    我轻轻读着“源清流洁,本盛木荣”。在班固的笔下,我仿佛看到了一泓清泉,在露水的滋润下时不时泛起一层涟漪。

    可是如今,这片净土已不复存在。那些黑心商家的魔爪已伸向这片净土,数不清的污水强盗似的在这里安了营扎了寨。碧绿的树木枯萎了,欢叫的飞禽不见了踪迹。除了一片腐烂的气息包围着,这里还剩下些什么呢?

    我朗声读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在白居易的眼中,这本是一幅十分别致的江南美景。可此时读着它,却感到格外讽刺。

    “绿如蓝……绿如蓝……”我喃喃着。现在的江流河水已失去了往日的“纯真”,在工业化合物的“喂养”下,它变了。它不再是天真活泼的纯情少女,不再是美目顾盼的光鲜少妇,它变成了蓬头垢面的褴褛老妪。我不禁要问,是谁造的孽啊?

    我合上了泛黄的书,因为早已无心恋读。我知道古人的诗词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脑海中一眼空灵的幻景,更是心头一道深深的刀痕。我沿着河边徜徉着,寻找着……

    蓦然,我见到了一位老人驾着小船,握着网兜,不时捞起河面上的垃圾,利索地倒进船舱……我心中不由一颤:大爷,您可知捞起的不仅是肮脏的垃圾,更是污秽的灵魂,您挑起的是子孙后代的未来。假如我们都像这位大爷一样行动起来,我们的水还会有“种姓制度”吗?还会出现劣五类水吗?

    泛黄的书本啊,你知道吗?这一夜,我梦见了,我又拿起了你,我与你共游在蓝天之下,垂钓在碧溪之傍,诉你心中之忧,倾你心中之乐,享我心中之美……

    点评:作者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古时文人笔下的自然美景和作者眼中的水污染交替呈现,产生强烈的对比。作者巧妙借用古诗词营造了诗情画意,文笔优美,感情真挚,清晰地表达了对水资源遭受严重污染的无奈愤慨和对五水共治、剿灭劣五类水行动的渴望和期盼。 (指导老师:刘光灯)

    重生

    瑞安市塘下镇罗凤中学  八(6)班  张娜

    洁白的梨花胜似天上的云朵,一不留神跌进了一个小小的村庄。那个小村庄里,从两头延伸出一条小河,常年不涸。那是整个村庄的生命源泉,清澈的水流,能照见所有的污秽。

    夜晚,河水照映着星空,几缕云朵遮不住洒下照亮大地的光。平静透亮的河面被飘落的梨花掀起一丝丝波澜,河水的流淌和着虫鸣,散发着一种让人捉摸不透的深邃的魔力。

    就这样,一条小河伴着这个村庄过着安详而又平静的生活……

    突然,女孩没有了笑意,眉头皱起,似一团打不开的结。

    小河依然流淌着,没有了往日的生机,散发着阵阵恶臭,没有人愿意靠近她。有人把她当作垃圾场,河面垃圾密集,苍蝇肆意飞舞。

    梨花也不愿再开,没有了嬉笑做伴,没有了四溅的水花。她被人摒弃了,甚至是恶心、厌恶。可他们忘了小河她原本的面貌,又是为什么活得如此苟且?

    她还在守护这个村庄,这个不愿善待她的村庄。她只盼能被他们善待。可是并没有。河水流下了眼泪,轻声地啜泣着。

    人们开始意识到,那条守护了他们世世代代的小河需要帮助。他们开始携手拯救小河。

    她渐渐地恢复了往日的活力,那蓬勃的生命力又唤醒了一切。嬉笑声又回来了,河水又溅起了水花。梨花被风吹落,宛如银河中璀璨的明星。

    一只鱼儿吹起了泡泡。倒影下,那是女孩如星辰般的笑容。

    点评:本文描写非常细腻,从小河昔日的美到后来的肮脏不堪,着笔细腻,描写形象。作文以拟人化的写法,称呼小河为“她”,突出描写默默守护、轻声啜泣等,情感更加强烈。

    (指导教师:张晓调)

    泪与水

    塘下镇场桥中学 八(4)班   代克琴

    以前的地球多美好:蓝天清新,没有一点污渍;水流清澈,能见到底;树林茂密,没有一点空隙。

    可是现在,再没有蓝天,天总是阴沉沉的;再没有绿衣,浑浊得像是用颜料染过;再没有密林,枯萎得只剩老树干。

    这一切都与水有着颇深的渊源。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要节约它,爱护它。这话谁都会说,但真正能够做到的寥寥无几。据科学家研究,一个人不吃饭能活十天,但不喝水只能活三至五天,珍稀程度可见一斑。

    不幸的是,直至现在许多人仍旧没有忧患意识。在课间,我亲眼见到有同学将水龙头开得很大,洗了手就直接走了,根本不理会正大声“哭泣”的水龙头。这种现象时常发生,但“肇事者”依旧独行,不听劝告。

    幸运的是,不久前,国家针对水的种种现象做出了裁决。为了使山更青、水更绿、景更美,国家实行了“剿灭劣V类水”活动,改进了对“五水共治”的工作要求。

    作为今天的学生,让空气清新,让山青岸绿是我们的小目标;作为明天的主人,让家乡美丽,让人民幸福,是我们的大责任。

    因此,我们应以学子的担当与青春的名义,对浪费水资源这一现象发出倡议。

    一、争当剿灭劣V类水的宣传者。积极自觉投入到宣传治水工作。

    二、争当剿灭劣V类水的践行者。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劲头,积极投身河渠河岸巡查、水质监测等工作中,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三、争当剿灭劣V类水的监督者。以激浊扬清的锋芒,举报和制止各种破坏水环境、水资源及水设施的不文明行为,积极营造全民治水氛围。

    有句话说得对:实现“决不把脏乱差、污浊水、违章建筑带入全面小康”不是空口承诺,要有实实在在的效果。

    愿全体人民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积极参与到劣V类水剿灭战中,不要让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变成泪,还世界一片安详美丽。

    点评:作文开门见山流露出对以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羡慕,从而对如今天灰水浊的景象发出叹息,道出了“水是生命之源”的真谛。同时发出了作为“担当与青春”的学子对“浪费水资源”现象的倡议。整篇文章条理清晰、内容翔实,不失为一篇剿灭劣V类水的好文。

    (指导教师:陈红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百姓事
   第00004版:百姓事
   第00005版:财富榜
   第00006版:财富榜
   第00007版:今日塘下
   第00008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第00009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第00010版:今日塘下·塘河风
   第00011版:实验室
   第00012版:远望角
   第00013版:广 告
   第00014版:学周刊
   第00015版:学周刊
   第00016版:广 告
塘下学子用笔描绘“剿劣”故事
瑞安日报 今日塘下·新塘下 00009 塘下学子用笔描绘“剿劣”故事 2017-3-3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