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村镇首届“孝顺媳妇”、“道德模范家庭”评选结果出炉
平凡家庭讲述正能量故事
■记者 苏盈盈 通讯员 李伊妮
日前,曹村镇首届“孝顺媳妇”、“道德模范家庭”评选结果出炉,分别有6位媳妇和6户家庭获评并受到表彰。
她们与公婆相处融洽,对长辈尊敬有加;在长辈身体不适时,她们陪伴左右,悉心照料;她们虽是媳妇,却如亲闺女一般……
他们生活在平凡的农村家庭,家庭成员间彼此关爱,邻里关系融洽,互帮互助;他们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榜样;他们热心公益,尽己所能投身公益事业……
连日来,记者走近孝顺媳妇、模范家庭,倾听平凡人的正能量故事。
孝顺媳妇李丽丽——
上海病房里人见人赞的“温州媳妇”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照顾家中老人是每一个晚辈的责任。曹村镇丁凤村的李丽丽悉心照顾病重的婆婆连玲红,和嫂子陈美玲更是亲如姐妹。三四年来,妯娌俩经常陪婆婆到上海治病,往往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在上海病房里,两位“温州媳妇”时常被别人误以为是老人的亲闺女。
“温州媳妇”感动上海医生
记者来到李丽丽家时,她正在给婆婆端水送药。她说:“前些天婆婆在上海做了肝脏的介入治疗,这几天在家中休养,看上去状态不错。”
李丽丽今年46岁,10年来一直在天津经营服装、床上用品等店铺。公婆生病后,她毅然让丈夫吴松庭回老家专心照顾二老,自己扛起了进货、销售的担子。每次婆婆到上海复查、治疗,她还要赶去,和嫂子日夜照料婆婆。
据了解,2014年,连玲红老人在上海做了肝脏手术,之后需定期复查、住院治疗。每当这个时候,李丽丽妯娌俩都会放下手头的生意,守在病床前,不分日夜地照顾,期间没有请看护工。
“我们不是心疼看护的费用,而是觉得亲自看护才放心。婆婆不识字,视力也不好,身患重病又在外地,看到自家人心里会踏实,病也好得快。”李丽丽笑着说。
李丽丽和嫂子的悉心照顾、日夜陪伴,换来周边人的赞许:“阿婆,你这两个女儿可真孝顺!”当他们得知李丽丽妯娌并不是老人的亲闺女,而是儿媳妇时,更是羡慕万分。
年复一年带老人去复查、诊治,李丽丽妯娌俩成了上海医院人见人赞的“温州媳妇”,她们的孝心还感动了老人的主治医生。
有一次,老人需做一项检查,本来需预约,看到婆媳辛苦等待,医生特意为她们申请了绿色通道,提前做了检查。
儿媳比亲闺女还贴心
吴松庭告诉记者,25年前,母亲因车祸住院,此后身体状况一直不好,需要常年吃药物,2014年肝脏病情恶化,到上海做了手术,2015年7月父亲又因肺部疾病做手术。
“这几年,母亲每隔一两个月就要到上海复查、做介入治疗,每次过去至少需要十天半个月。”他说,去年3月,妻子和嫂子陪同母亲在医院住了整整40天。
“她们俩辛苦照顾母亲,无怨无悔,让我们特别感动。”他说,父母养育二儿二女,大姐带孙儿抽不开身,妹妹出国不方便来回,全靠李丽丽和陈美玲两人照料二老。
获评“十佳孝顺媳妇”,李丽丽直到表彰前一天才得知。
她的申报材料是公公吴寿强填写的。他说,两位儿媳悉心照顾公婆,比亲闺女还贴心,他去上海做手术,是两位儿媳带着去的;老伴出门时,她们搀扶左右,就如“左右眼”,这些孝心,他们看在眼里。
问及这些年去上海复查了多少趟,李丽丽的记忆模糊了,但在公公填写申报材料里,每一次时间都清晰明了。
在接受采访过程中,连玲红老人多次说:“我身体不好,这些年苦了我的儿媳了,真是对不住她们。”
此时,李丽丽总是安慰她:“妈,这点辛苦不算什么,只要你身体好好的,我们再辛苦都值!”
道德模范家庭林初财——
教育儿孙,身教重于言传
曹村镇西前村林初财老人在自己的生活方面十分勤俭,可做善事一点儿也不“省”。曹村镇“道德模范家庭”表彰现场正是该镇梦想慈善基金成立大会,老人接受表彰后,1000元奖金在口袋里还没焐热,就毅然将它投入募捐箱。
忆苦思甜教育儿孙
林初财老人今年83岁。记者见到他时,他笔挺地坐在高脚凳上,精神抖擞,仅在鬓角处有些许白发。
老人告诉记者,由于父母早亡,他是亲戚帮忙养大的,七八岁就干农活补贴家用,成家后膝下子女众多,全靠他在田间辛勤耕种,才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勤奋、节俭、友爱是老人对儿孙常唠叨的话。如今儿女均已成家,但他依然会用过去生活的艰苦提醒晚辈珍惜当下。在朴实的故事中,儿孙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感染,十分孝顺。
林初财老人说,逢年过节回老家团聚是林家的规矩,每逢节假日,家里儿孙满堂,儿媳们主动揽下家务活,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其乐融融。
主动找事干的“闲人”
林初财老人是西前村老协的资深会长,从61岁一直干到到81岁。
“他把老协大小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在村里威信颇高。要不是年事已高,老人还会留他当会长。”西前村党支部书记林子昌说。
他是一位十分热心的老党员,遇到村里开展公益项目,总是带头响应,还鼓励儿女捐资。
不仅如此,他还会主动找事干,这让村干部十分感动。
清明时节,他戴着红袖套,手持喇叭,在山边一遍又一遍地提醒扫墓者注意防火;村里修建田间道路,小石子散落到田里,他怕锋利的石尖割伤农民,将石块一点点捡拾起来;家门口修建水泥路,路上到处是泥浆,他拿起锄头铲掉泥浆,方便村民行走;村里开展卫生大扫除,他撸起袖子积极参加……
“年轻人要忙的事情多,我是个闲人,力所能及做一些事情,就当锻炼身体吧。”林初财老人笑着说。
[记者手记]
李丽丽的家庭氛围特别好,兄弟、妯娌间和睦共处,悉心侍奉公婆,遇到困难时互帮互助,一起解决。这是家风。
长辈常对幼年林初财说勤劳才能有饭吃,如今他也时常跟儿孙叨唠这句话。这也是家风。
家庭是生活之所,更是修身之所。家风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影响着一代代家族成员。家风正不正,不仅关系家族荣辱兴衰、家庭幸福与否,还直接关系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在全民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下,倡导树立文明家风尤为重要。
“打造文化古镇,建设富美曹村”不仅需要硬件设施的投入,也需要一批弘扬社会正气的好家风传递正能量,浸润道德土壤、净化社会风气,助推曹村发展。古语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对一个镇来说,亦是如此。评选“十佳孝顺媳妇”、“十佳道德模范家庭”的活动目的大概就在于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