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塘下镇经过“五水共治”的大力推进,不少河流的面貌“华丽变身”。河道变化的背后离不开一群人的默默付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河长。在今年的剿灭劣V类水工作中,河长如何发挥“协调人”的角色,破解河道管理、水环境治理的难题?如何发挥全民智慧和力量,做到众人合力治水?本报推出“对话河长”栏目,介绍河长的治水经验,听他们的“剿劣”故事。
河长何纯杰:
誓让新渎河重现清波美景
■记者 黄国夫
昨日下午,塘下办事处组办主任何纯杰来到新渎村新渎河边查看水质。此时,洗河工人拿着一只水枪,清洗河中的淤泥。何纯杰向工人仔细询问洗河进度,了解洗河遇到的困难。
何纯杰是新渎村驻村干部,也是新渎河的乡镇级河长。每天忙好手头的工作,他都会到新渎村和村干部商议村中事务,了解河流整治的最新进度。
昔日水运要道遭严重污染
何纯杰介绍,新渎河全长1670米,穿村而过,是全村最大的河流,上接里北垟河,下游连接温瑞塘河。他说:“新渎河是温瑞塘河的重要支流,因此自塘下镇开展剿灭劣Ⅴ类行动时,这条河就被列入第一批29条主要整治的河流名单。”
新渎河曾经在村民脑海中留下美好的印象。新渎村村委会主任吴朝兴介绍,新渎河一直连接到罗凤沙渎、银岙等村,在以前陆路交通不发达的年代,水运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新渎河是过去沟通原塘下地区和罗凤地区一条重要的河道。
“以前,罗凤地区的很多村民通过新渎河坐船去塘下地区,因此水运繁忙。”吴朝兴说,他的爱人是银岙村民,过去他就是在新渎河里坐船接亲的。
除了交通运输,新渎河还是村民食物的来源地之一。吴朝兴回忆,他小时候经常在这条河里捕鱼、抓螺蛳……忙活一下午,可以让家人吃上一顿美美的晚饭。
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好的时光慢慢地消逝了。随着塘下工业的发展,新渎河两岸小作坊逐渐多了,污水直排入河,导致河水污染严重,河床淤泥堆积,河面垃圾、油渍遍布,成了一条黑臭河。河水流入温瑞塘河,更是污染了主塘河的水质。新渎河治理迫在眉睫!
拆除违章团块截断污染源
“治标先治本,治水先治源。治理新渎河,首先要解决河边的违章厂房。”何纯杰介绍,原来新渎河边有一处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违章团块,里面密布着众多高污染企业和小作坊,有些违章企业偷偷将污水排入河道,“这些违章厂房不拆除,新渎河的治理就无从谈起。”
去年10月份,塘下镇掀起了“大拆大整”专项行动热潮,其中新渎村的违章团块首当其冲。作为新渎村驻村干部,何纯杰联合办事处、村研究拆除方案,走进各个企业、小作坊做动员宣传工作。
经过前期精心的准备,去年11月下旬,拆违工作正式开始。在挖掘机长臂的舞动下,一排排违章建筑应声而倒,首期面积5万多平方米的违章建筑在5天之内拆除完毕,剩余的在12月份拆除。
“违章建筑拆除后,河流的水质有了明显改善。”何纯杰说。
全面洗河,誓要重现清波
随着违章建筑的拆除,河流的全面整治也提上日程,尤其是今年我市打响剿灭劣Ⅴ类水战役,给新渎河整治带来了新契机。在今年塘下镇第一批整治的29条河流名单中,新渎河就名列其中。
如何做到科学治水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何纯杰为此多次与洗河施工队讨论,研究方案,考虑到洗河可能发生河岸坍塌的情况,最终决定分3个标段实施洗河。
今年3月初,新渎河洗河正式开始。虽然前期准备工作充足,但由于河水被抽干,一小段河岸还是出现开裂的情况。何纯杰了解情况后,立即和村里商议,要求施工队在开裂处做好防范措施。
为了洗河工作顺利开展,新渎村还成立监督队伍,实时查看洗河进程,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我们对这次洗河设立了高标准,只要一个村民觉得不合格,洗河工作就不结束。”吴朝兴说,此次治理新渎河,就是希望这条母亲河回到以前的模样,变成过去那条可以让村民嬉水玩耍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