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在“沉睡”,小心“被偷”费用
业内人士建议:主动到相应银行网点注销多余的“睡眠卡”
■记者 金邦寅/文 王鹏洲/图
“我手上有10多张各类银行卡,包括借记卡和信用卡,但经常用的也就那么两三张,其他卡长时间不用成了‘睡眠卡’。这些‘睡眠卡’长期不使用会不会被透支?会不会影响个人信用?”昨日,市民胡女士来电这样咨询。相信,这也是不少瑞安市民的烦恼。
对此,我市多家银行相关工作人员提醒,“睡眠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主动到各相应银行网点进行处理,如果长时间置之不理,可能会产生欠费,甚至影响到征信记录。
小心“睡眠卡”偷费用
“只要不激活,就不会收取手续费的……”近年来,在银行工作人员、亲友的推荐下,很多市民手上有了多家银行的储蓄卡或信用卡,甚至可能到最后连自己都不清楚手里到底有多少张“沉睡”的银行卡。
“去年,我在朋友的强烈推荐下,办了某银行的一张信用卡。信用卡办好之后,我用过一次后,放在一边就忘了,结果因为没能满足每年刷卡10次的规定,今年交了800元年费。”胡女士懊恼地说。
“即使在一家银行仅有一个账户(银行卡),也要主动申请,才能免除小额账户管理费。而拥有多张某银行的银行卡和存折,可申请免收一个账户的小额账户管理费和年费。”我市一银行工作人员说。
银行卡闲置不用,可不能置之不理。记者了解到,除了10元年费,很多银行对于账户当季余额不满300元或500元的,会自动扣收每季度3元的小额账户管理费。账户欠费或余额为零满足若干时间(一年、一年半至3年不等)后,会被银行销户或销卡。
而日常生活中,很多市民因为工作繁忙等原因,不了解以上相关规定,让银行间接把卡中那些被遗忘的“沉睡余额”逐渐吞噬掉。业内人士提醒,银行卡和存折余额较低的储户,查一查自己的账户是否已经“自动扣费”,您可以主动申请一个免费账户。
银行卡闲置暗藏安全隐患
银行卡多久不用会变成“睡眠卡”呢?根据央行此前发布的新规,开户后6个月内无交易的“睡眠卡”,银行将暂停非柜面业务,支付机构也会暂停其所有业务,需去银行柜台重新核实身份后才可“解冻”。
对于这些闲置的银行卡,银行人士建议千万不要自行随意处理。记者了解到,银行卡上一般都存储着客户的个人私密信息,若处理不当,会造成隐私泄露。一些银行卡在开卡后会产生年费,若长期不用,还会累积超额年费,甚至影响征信记录。
“建议客户携带身份证、银行卡,主动到相应银行网点注销多余的卡。如果银行卡遗失了,应先挂失再注销。”我市一银行的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每家银行推出的银行卡种类很多,使用条款也有所不同,用卡和销户最好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以免给自己带来损失。如涉及信用卡,也可自行拨打信用卡中心的电话进行注销。这样既能规避个人信息遭泄露的风险,又节省了部分费用。
除了销户,还有人对闲置银行卡动了歪脑筋,认为闲置银行卡留着也没用,出售还可以卖几个钱,殊不知,这些收卡人多以牟取暴利为目的而进行收购,或者用收购上来的银行卡进行诈骗、洗钱或其他违法犯罪活动,那持卡人极可能背负连带责任,甚至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
账户受限后可重新激活
据介绍,央行新规还规定,从2016年12月1日起,一家银行只允许开立一个Ⅰ类账户。如已开Ⅰ类账户,再新开户的,应当开立Ⅱ类账户或Ⅲ类账户。
据人行瑞安市支行相关工作人员介绍,Ⅰ类户是三个类别中最全的,比如借记卡、活期一本通等,可以进行存款、取款、购买投资理财产品,以及转账、汇款、消费和缴费等;Ⅱ类账户主要是满足直销银行、网上理财产品等支付需求,仅可以与绑定的同名Ⅰ类户进行资金互转,资金转入后可以进行投资理财,每天限额为10000元,但不能用来炒股;Ⅲ类户则是一个功能受限的专用账户,资金从同名Ⅰ类户转入后,只能进行在线消费和缴费,且账户最高余额不超过1000元,剩余资金只能原路转回同名Ⅰ类户。
今后,如果市民的Ⅰ类账户银行卡处于“睡眠”状态,再想办理新卡,就只能办理Ⅱ类账户,但Ⅱ类账户功能不如Ⅰ类多,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重新使用以前办理的那张卡,继续使用Ⅰ类账户。
[新闻链接]
建设银行瑞安支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所谓日均存款余额,即平均每日存款额,用简单平均方法计算,以某一时间段(如一月、一个季、半年一年)的某账户每日存款余额之和,除以该段时间的累积天数。比如,1个月内账户每天存款余额之和,除以30或31天得出的数就是月日均存款余额;一年内每天的存款余额加在一起,然后除以365,得出的数就是年日均存款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