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9版:随手拍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水道
“蛙人”
“蛙人”正在准备穿上潜水服
穿上潜水服后“蛙人”做最后的检查
同伴为“蛙人”装上目镜
潜入下水道,“蛙人”身上需挂上25公斤的铅块
同伴将“蛙人”缓缓放进下水道
“蛙人”上岸后清洗身上的污水垃圾
“蛙人”清洗干净后
“蛙人”在同伴的帮助下潜入下水道

    下水道

    “蛙人”

    ■记者 杨微微/文 孙凛/图

    杜启庆是一名专业“蛙人”,今年34岁,来自山东,有专业的潜水证,但他的工作地点不在神秘的海底世界,而是黑暗肮脏的城市下水道。他的工作就是深入井下清理淤泥,排查污水来源,摸清复杂的地下管道脉络,疏通城市地下“肠道”,保障城市排水顺畅。

    4月24日21时,杜启庆准备开始当天的“潜水”工作。一个“蛙人”下水,地面上需要4个人来配合作业。

    在同事帮助下,杜启庆穿上重达2.5公斤的橡胶“皮囊”,最关键的是胸前的衣口,不仅要用橡胶管扎紧,还要用胶带封住,以防进水。然后,同事在杜启庆潜水衣上接上氧气管,检查氧气输送是否正常,再安装潜水镜。

    杜启庆脖子上还要挂上25公斤重的铅饼。下井前,两名同事将大麻绳缠绕在杜启庆腋下,这是他的生命保护绳,井下与地面人员之间的联系也靠这条绳子,只需拉一下绳子,就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做。更为复杂的水下作业还包括用气囊封堵排污口,拆除污水管道的封堵墙等。

    3月份,我市一条污水管网经过检查井时没有设置流槽,导致污水无法被送到污水厂。“蛙人”用液压钻在水下作业1个多小时,在管道上开孔,将管网和检查井联通。

    据了解,我市目前参与下水道“蛙人”作业仅有两人,虽然他们的工作环境黑暗肮脏,即便有探照灯,能见度也几乎为零,但正是有了他们,城市排水更加通畅与安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百姓事
   第00004版:百姓事
   第00005版:阳光卫生
   第00006版:聚焦点
   第00007版:今日仙降
   第00008版:财富榜
   第00009版:随手拍
   第00010版:云江潮
   第00011版:广 告
   第00012版:广 告
   第00013版:广 告
   第00014版:金周刊
   第00015版:金周刊
   第00016版:金周刊
下水道
“蛙人”
瑞安日报 随手拍 00009 下水道
“蛙人”
2017-5-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