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母爱
■陈映芳
母亲目不识丁,少言寡语,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式农家妇女。她不懂什么天文地理,但她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她的孩子。
母亲养育了5个孩子,可以说是完全放养。在学习上,她不从过问,也从未因为学习问题责骂过我们。她总相信孩子们能承载多少墨水已是注定了的;在生活上,若在身边能照顾到的,母亲总能尽责地照料着。若不在身边,她就非常放手。她相信生活需要历练。
我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母亲从未为我担心过什么,也从未在刮风下雨为我送过什么。记得我上小学时,有一次放学前下起了一场倾盆大雨,教室门边、窗户上出现许多送雨衣、雨鞋的妈妈爸爸们,我也巴望着母亲的出现。可是,我的希望落空了。
放学后同学们都走得差不多了,而雨依然很大,我望着雨中别人偎依在父母身边,躲在他们的保护伞下的暖暖身影,我委屈地想哭,觉得母亲一点都不爱我。
我冒雨跑回家,已成一落汤鸡,一双白球鞋也像从泥水里捞出来的。一进家门,我委屈的泪水和着雨水滚落下来,我怒气冲冲地抱怨母亲。而母亲平静地帮我擦头换衣,说:“这季节下的是雷阵雨,要不你等雨停,要不就自己想办法,不要总想等别人给你什么。”
母亲这句意味深长的话从此烙在我脑海里。从那以后我就不再想有各种期待了。凡事能靠自己尽量自己解决。尤其大学期间自力更生的艰难岁月和毕业后找工作的日子,当时觉得这个过程很辛苦甚至痛苦,但现在回想那段经历却让人倍感珍贵和珍惜。
小时候的我像个假小子,放学后周末时寒暑假总不着家,全然一个野孩子满天飞。甚至暑假大中午去网鱼、抓河蟹河虾,不管我干什么,似乎母亲从未关注过我,也从未唠叨各种女儿经。我总觉得是母亲生养的孩子多,不会上心的原因。但是我错了,哪个母亲会不关心自己的孩子,只是她们爱的方式不一样。
那一年高考我落榜了,可我不甘心就此诀别课堂。那年却是家里条件最困难的时候,两个妹妹还在上学,我在进退之间犹豫不决。我好几天不开口,愁眉不展,总在楼下徘徊,心中烦闷,抬头缓气撞见了母亲担忧的眼神,母亲却倏地缩了回去。那几天,母亲就一直坐在楼梯口“盯梢”。我茶饭不思,坐在饭桌上也只是例行公事。可从小到大从未给我夹过菜的母亲却时不时夹菜给我,也总时不时地瞄着我,但从未说什么。母亲这样的“盯梢”直到我做出决定才罢休。母爱可谓是“泉眼无声溪细流”。
当我嫁为人妻,为人母,我把母亲当做避风港。每当我与夫家有各种矛盾,回娘家诉苦,寻求安慰与支援。可她总是轻描淡写地说:“凡事能忍就忍吧,这些事总有的,回家吧,那是你的家。”我那时候总觉得母亲很懦弱,不像有些母亲立马替女儿出头。现在我才觉悟,凡事强出头于人于己都没好处。
感谢母亲生养了我,感谢母亲磨炼了我,让我拥有了现在的幸福。有了你,我才有了家。天之大,也大不过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