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五节拍”,实行“一点一策”
潘岱街道:
精准施策引得活水来
■记者 张洵煜 林婕
近日,潘岱江边宅河的清淤及水闸建设工程顺利完工,潘岱长河河水引入这条断头河,至此,该街道顺利攻克了又一处“剿劣”难点。
自去年11月10日起,潘岱长河实施生态调水,潘岱境内的各条支流开始接受“洗礼”,死水变活水,焕发新容颜。这是潘岱街道治水的谋略:集中力量整治长河,“一点一策”攻克难点。
掌握“五节拍”
潘岱长河整治定基调
潘岱街道创新治水举措,去年3月,将潘岱长河整治作为该街道治水第一关,为日后治理各支流及小微水体打下基础。潘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廖象游道出潘岱长河整治的五大要领:引、拆、清、绿、治。
据了解,潘岱长河整治工程是环城河综合治理工程的一部分,其原理是将珊溪水库的水引至环城河中,实现换水激活。目前这项工程显示了喜人成效,全长9.03公里,覆盖21个村居,每天有5万立方米的水引入环城河。
去年5月,该街道全力开展拆违行动,沿河1.8万平方米的违建被清除。紧接着全面清淤,疏浚潘岱长河的每一条支流,去年以来,辖区内35条河道几乎被清洗了个遍,截至目前已清淤8.2万立方米。随后,为长河披上了一袭“绿衣裳”:启动潘岱长河两岸绿化工程建设,总长8500多米。
记者在砚下村长河引水的起点看到了两岸绿意盎然,水面上天光云影共徘徊。这里正是清代大儒孙诒让的故居所在,下一步,潘岱街道谋划着对瑞枫公路白象段至常山段14公里道路沿线的建筑进行立面改造,融入人文潘岱元素。
一点一策
逐个攻破治水难题
眼下,潘岱街道将视线聚集小沟、小渠、小溪、小池塘等小微水体,打好劣Ⅴ类水剿灭战。据了解,该街道共有35条河道、25处小微水体,经整治,目前还剩3条劣Ⅴ类河道和7处劣Ⅴ类小微水体。
数据反映水质,“剿劣”遇到的难点十分琐碎,针对各处水体的特点,该街道均落实了“剿劣”的具体措施。在廖象游的办公室里,“潘岱街道劣V类小微水体作战图”挂上墙,进门可见,一看便知每条河流的主要问题、治理措施、责任人等信息。“不同的水体有不同的‘剿劣’难点,要给所有的河流‘把脉’,诊断各自存在的‘病症’,实行一点一策治理方案。”廖象游说。
江边宅内河全长300余米,属于断头河,本想引入长河水实现激活,但由于地势原因导致引水困难。该街道仔细勘查地形结构后,终于寻得良策。在一头建造了水闸,利用水泵成功引入潘岱长河河水,实现半个月一换水,近期检测显示水质已达标。
另2条劣Ⅴ类河道白象内河和白莲内河都已启动截污纳管工程,预计6月完工。在施工期间,则采取定期连续换水的方法改善水质。据了解,该街道截污纳管管网建设已完成80%。
在剿灭劣V类水攻坚行动中,可喜的是,经广泛发动,潘岱街道村村签订治水责任书,村民护水意识大为增强。大多数群众改变了直排生活污水到沟渠河道的陋习,不少人还义务做起监督员,发现直排废水、污水行为及时制止或向街道办事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