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今日莘塍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请”来水生动植物帮忙
莘塍街道运用生态修复技术治理黄家浃河

    “请”来水生动植物帮忙

    莘塍街道运用生态修复技术治理黄家浃河

    ■记者 金汝 通讯员 何章树 林明铎

    沿着莘塍街道黄家浃河漫步,只见河面中央的快速搅拌机不停地搅动河水,喷水式污水处理设备喷洒出水花,水生植物净化浮岛漂浮在河面上,埋设在水底的增氧管不断冒出气泡。走近一看,还有一群群小鱼在水里畅游。

    记者从莘塍街道治水办获悉,为了重建黄家浃河的生态系统,该街道启用生态修复技术,通过增氧、“请”来水生动植物帮忙等措施,逐步恢复河水净化能力,改善水质。

    黄家浃河原本是一条“断头河”,水体流动慢,自净能力差,过去周边居民生活污水直排导致河水黑臭。莘塍街道多次对该河开展清淤治理,但由于水体生态链已严重受损,基本丧失自净功能,所以很快出现反弹。

    莘塍街道将黄家浃河与河口宫河两河连通,激活死水,并将黄家浃河沿岸纳入截污纳管工程范围。今年5月初,最后一处黄家浃河仙甲尾潭直排口也接入污水井,沿岸排污口全部接入截污纳管网络。

    如果说截污纳管是给河道做手术,生态修复就是手术后的休养和调理。街道治水办工作人员介绍,街道每年投入30万元,在河底每隔10来米安装一条增氧管,提高水体含氧量;购置快速搅拌机和8台喷水机,加速河水流动。

    除了在河里“种”上美人蕉、西伯利鸢尾、昌蒲和圆币草等水生植物,莘塍街道还“请”来了田鱼、白鲢、螺蛳等水生动物帮忙,分解藻类及氮、磷等富余营养物,逐步恢复其生物链。日前,该街道治水办在黄家浃河和殿前河开展放鱼治水活动,将2000多条鱼苗投放到黄家浃河中。

    据了解,田鱼、白鲢等鱼类以水体中的微小浮游生物为食,素有“食藻鱼”之称,还能清除水中的氮、磷等化学物质,缓解水体富营养化,提高水体透明度,等于在水质长效管护的力量中增加了一支“日夜加班”的河道“清道夫”队伍。

    经过这些动植物的“辛勤劳动”,黄家浃河水质与过去相比有了明显改善,河水的自净能力也大大提高。

    据悉,下一步莘塍街道可能在垟底公园实施水生态修复工程,依托当地水环境,通过投放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方法,构建一套浅水湖泊生态系统,实现生物互利、有机物循环等,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达到水清湖美的效果。

    生态修复后的黄家浃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广告
   第00003版:今日莘塍
   第00004版:最新闻
   第00005版:今日塘下
   第00006版:百姓事
   第00007版:广告
   第00008版:家周刊
莘塍重拳整治脏乱差助力“创文”
莘塍多所学校、
幼儿园开展
安全演习活动
文体活动庆端午
载歌载舞
迎“六一”
莘塍街道运用生态修复技术治理黄家浃河
莘塍街道
公益书法培训
有了新平台
市卫生监督所滨海分所检查公共场所卫生
瑞安日报 今日莘塍 00003 莘塍街道运用生态修复技术治理黄家浃河 2017-5-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