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体验办事流程,查问题寻良方
市纪委暗访“最多跑一次”改革
■记者 陈丹丹
“最多跑一次”,如今已在全省各地“跑”出了工作效率,“跑”出了优质服务。我市也是如此,各部门在短时间内奋力“开跑”,推出各有特色的改革方案,可谓掷地有声。口号喊起来了,执行力怎么样?群众办事“跑多次”的现象还存在吗?各窗口不规范现象还有哪些?带着这些问号,日前,市纪委组织暗访人员走进市房屋交易和产权管理中心、市行政审批中心、温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瑞安分中心、市人社局办事大厅及市交通违法处理中心,以“陪跑”办事、模拟办事等方式开展明察暗访,“零距离”体验办事流程,寻找问题短板。
市纪委、作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本轮暗访发现的问题,将作为典型案例责成各责任部门整改;构成违法违纪的,将进一步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市房屋交易和产权管理中心:房产过户仅需20分钟,但“网签”窗口为中介人员
日前,在市房屋交易和产权管理中心,暗访人员正在与前来办理房产过户的市民陈女士交谈:“今天我陪你一起办事,看看能不能当场办结。”
当天,因为材料准备得齐全,前后用了近20分钟,陈女士的房产过户手续顺利办结。
问及此次办事的感受,陈女士表示非常惊讶。“本来以为分别要跑房屋交易、纳税及不动产登记3个窗口,现在只要跑一个窗口,递交资料、填表、缴费就完成了受理。”
这得益于房屋交易和不动产登记的“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设立房屋交易与不动产登记综合窗口,一改过去3部门依次“串联”的服务模式为三线“并联”,让“群众窗口间来回跑”变成“部门间资料内部传送”。
在肯定这些做法的同时,暗访人员发现,该中心2个标注为“网签”的窗口,相比其他窗口要冷清很多,原来,“网签”窗口的2名人员是该中心附近两家中介机构的工作人员。“政府部门办事窗口的工作人员,由中介机构‘派驻’,实为不妥。”暗访人员说。
市审批服务中心:群众路跑少了,但消防窗口人员系非正式员工
走进市审批服务中心,一个个敞开式的综合受理窗口正井然有序地为市民办理业务。
在服务中心市场监管局窗口,暗访人员以办事群众的身份,向工作人员咨询办理营业执照的相关事项。工作人员告诉暗访人员,中心一楼大厅设置有审批服务样本台,可供参考。
暗访人员问:“如果上面罗列的准备材料都交妥,大概需要多久能拿到营业执照?”工作人员答复:“材料符合规定的话,当场就可以办理业务,办结后,可由EMS邮寄送达申请人,不需要再跑一趟了。”暗访人员对该窗口的服务表示满意。
据悉,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该中心调整了37个部门、120多窗口,将梳理出来的244项“最多跑一次”事项纳入“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范围,建立后台并联审批、集成服务工作机制,实现企业和群众从“要跑多个窗口”转变为“只跑一个窗口”。
暗访人员到该中心消防窗口进行项目申报咨询时发现,该窗口工作人员并非正式员工,但对暗访人员的问题给予详尽的解答。
瑞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业务精湛,但办贷款至少还要“跑两次”
在温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瑞安分中心1号窗口,暗访人员以提取公积金为由,向工作人员了解需要哪些手续及资料。该工作人员向暗访人员一边讲解、一边打印出纸质文档,逐条讲解需要准备的资料及相关手续。整个过程耐心细致,服务周到。
但据知情人士林先生反映,他办公积金贷款的时候,夫妻俩要先跑去签字打征信报告,“等征信报告就用了一个星期,然后才能办理贷款业务,至少要‘跑两次’。”
原来,在住房公积金贷款审批中,个人征信记录是贷款人资格审查的重要依据之一,需在人民银行查询。
据了解,在该中心办理公积金贷款,个人征信记录需经本人签字后,由工作人员往返人民银行代为查询、打印,耗时耗力。
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暗访人员向知情人士了解后表示,如接入人民银行征信查询端口,使得公积金的征信网络与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对接,就可以让群众办事“少跑一趟”,真正实现“最多跑一次”。
暗访人员表示,下一步,市纪委将用督查推动落实,用督查传导压力,让“发现问题”变“解决问题”。
市人社局办事大厅:
不用证明“我妈是我妈”了,但内部流转机制还不顺畅
最近,医保“家庭共济”业务办理比较“火”,于是,暗访人员来到位于瑞安经济开发区的社保办事大厅体验了一下业务流程。
在医保中心相关窗口说明情况后,暗访人员拿到了《瑞安市医疗保险建立历年账户家庭共济申请表》。根据模板填写相关信息后,工作人员核对了暗访人员带来的两张身份证后,很快便打印出了《瑞安市医疗保险历年账户家庭共济凭证》让他确认。不到5分钟,暗访人员与母亲的“家庭共济”便绑定完成了。
“我跟母亲的户口没在一起,这样也可以吗?”暗访人员问。“只要授权人本人签字确认,不需要再出具类似‘我妈是我妈’的奇葩证明了。”工作人员回答。暗访人员对窗口服务表示满意。
此时,暗访人员巧遇一位在我市山区一小学当教师的林女士,因为调动的原因需要办理保险迁移手续。据她反映,她的手续办得还是比较窝火。
“五险涉及3个科室,第一步要到人社局的养老科办养老保险迁移;第二步要返回辖区社保所办工伤、生育、失业保险迁移;今天是最后一步了,到医保中心办公费医疗保险迁移。”林女士无奈地说,“一个部门的保险业务,要来回这么跑,真的很折腾!”
暗访人员表示,来办事的群众多跑一趟冤枉路,很多都是因为部门办事流程还没有整合到位,信息共享还缺乏基础支撑,部门之间流转机制不够顺畅,从而影响效率。
“像人社局这种情况,要么把事权全部下放基层所,让办事群众进一扇门,办好社保全部事情;要么在部门内部也搞一个‘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这样才能做到‘最多跑一次’。”暗访人员说。
市交通违法处理中心:
秩序良好,但“买分卖分”现象仍然存在
暗访人员来到市交通违法处理中心时,正是业务办理高峰期,大厅内人头攒动,但整个环境还是井然有序的。暗访人员试按了一个号码,想测试下等待时间需要多长,然后转身到处理大厅周边转悠。
根据一些知情人士提供的信息,虽说现在公安部门严厉打击买分卖分行为,但仍有人投机取巧,锦湖大厦附近依然有人从事“买分卖分”交易。
经过一番打探,暗访人员在锦湖大厦东边的拐角处,发现了疑似“买分卖分”人员。
暗访人员佯装买分,接近交通违法处理中心门口的卖分女子。该女子告诉暗访人员:“驾照分数的价格是一分120元,如果想要买分,可以把行驶证带过来。”
暗访人员表示,自己的驾驶证被好多人借去扣过分,目前还有6个6分的违章未处罚,处理起来是否有难度?卖分女子说:“这不是问题,可以搞定。”现场,该女子不停接到买分的咨询电话。
暗访人员又转身回处理大厅,直到叫到手中的号码,总的排队时间大概是40分钟。
从周边办事人员的反映来看,交通违法行为处理的流程是便捷高效的。